中國傳感器技術將躋身世界先進水平
新聞事件:
本文引用地址://tjguifa.cn/article/98265.htm- 近日中國電子學會敏感技術分會魏俊奇委員接受記者采訪并發表自己對傳感器技術發展的一些看法
事件影響:
- 他認為中國傳感器技術必將躋身世界先進水平
近日中國電子學會敏感技術分會魏俊奇委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講述了自己對傳感器技術發展的一些看法,并認為中國傳感器技術必將躋身世界先進水平。
傳感器是信息時代的關鍵技術
目前的信息時代基本上由計算機、通信技術和傳感器三大部分組成。由于大規模集成技術的高速發展,計算機、通信技術已經過關,并已普及到各行各業和千家萬戶,唯獨傳感器尚處于落后狀態,形成瓶頸工業。誰掌握了這項關鍵技術,誰就為高新技術和自動化的高速發展鋪平了道路。
傳感技術、智者為尊
計算機有如大腦,通信是神經,而傳感器就相當于人的五官,它對光、熱、聲、壓力和外界的各種動態進行及時的觀測。大腦和神經的功能比較單一,模仿起來比較簡單,而各種各樣感官的仿造就困難多了,它需要系統而高新的技術,艱苦的試驗和不斷地改進。在這個領域內,僅憑雄厚的財力是不夠的,還需要各種各樣聰明靈巧的“智者”和適當的客觀環境。
中國發展傳感器的條件日漸成熟
國內外傳感器的發明創造,多由別人開創的,因此靠計劃經濟是很難發展傳感器的,大鍋飯、鐵飯碗也難于調動科學技術人員的積極性,中國傳感器目前的落后狀態是歷史造成的,這是無可爭辯的事實。但現在條件日趨改善,市場競爭解放了技術人員的手腳,優勝劣敗,激發了智者能人的創新欲望,數千家傳感器民營企業應運而生。目前,中國已初步具備躋身世界傳感技術先進水平的各種條件,騰飛之時指日可待。
后來者居上
國外傳感器的發展已有一兩百年的歷史,它誕生于電氣時代,電氣時代廣泛使用模擬電壓技術,傳感器也不例外。所謂模擬電壓技術,就是把各種物理量如溫度、濕度、光照、聲音等先變成電壓、再經放大、整形、線性化以達到一定量的要求,然后再用電壓表測量其大小,用指針刻度來顯示其實際的數值。在數字計算機發展以后,又設計了各種“模擬數字轉換器”,把這些模擬電壓值再變成數字,通過計算機來進行處理。中國要想趕上去,唯一的辦法是走捷徑,在傳感器發展上應該跨過模擬電壓階段而直接進入數字時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