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福斯特-西利鑒頻器進行FM到AM轉換
了解用于FM解調的經典模擬電路福斯特-西利鑒頻器如何實現其卓越的線性度。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學習了用于FM解調的斜率檢測器如何將頻率偏差轉換為幅度偏差。在從FM轉換為AM之后,消息信號由包絡檢測器檢索。在本文中,我們將探索另一種經典的FM解調電路:福斯特-西利鑒頻器,如圖1所示。
福斯特-西利鑒頻器。

圖1 福斯特-西利鑒頻器
對于高于諧振的頻率,該電路的輸出電壓為正。對于低于諧振的頻率,輸出電壓為負。福斯特-西利鑒頻器的頻率響應如圖2所示。
福斯特-西利鑒頻器的典型頻率響應。

圖2 福斯特-西利鑒頻器的典型頻率響應
福斯特-西利鑒頻器是如何實現這一響應的,從其示意圖中可能無法立即清楚。為了澄清,我們將檢查電路關鍵組件的操作。然后,我們將基于所學知識來解釋整個電路的功能。
讓我們從探索串聯RLC電路在其諧振頻率附近的行為開始,重點關注它引入的相移。
理解RLC電路的相移
圖3顯示了上述示意圖中L2和C2的并聯連接。添加R2以表示L2的寄生電阻。
RLC電路的示例。

圖3 RLC電路的示例
為了討論的目的,讓我們假設以下值:
L2=10μH
R2=100Ω
C2=25.33029 pF。
這導致諧振頻率為10 MHz,計算如下:

方程式1
我們現在施加一個10 MHz的正弦輸入,并將電容器兩端的電壓作為輸出。圖4顯示了LTspice模擬的結果。
10 MHz信號的輸入電壓(藍色)和輸出電壓(紅色)。

圖4 10 MHz信號的輸入電壓(藍色)和輸出電壓(紅色)
輸入和輸出波形沿時間軸的相對位置清楚地表明,輸出與輸入相位相差-90度。這意味著電路在諧振頻率處引入了-90度相移。雖然我們當然可以從數學上證實這一點,但在本文中,我們將使用模擬結果來獲得視角,而無需深入研究數學證明。
如果我們將輸入頻率增加到10.2 MHz,我們會得到圖5中的波形。
10.2 MHz信號的輸入和輸出電壓。

圖5 10.2 MHz信號的輸入電壓(藍色)和輸出電壓(紅色)
對于高于諧振頻率的頻率,相移的絕對值大于-90度。圖6顯示了9.8 MHz的波形,略低于諧振頻率。
9.8 MHz信號的輸入和輸出電壓。

圖6 9.8 MHz信號的輸入電壓(藍色)和輸出電壓(紅色)
在諧振頻率以下,相移的絕對值小于-90度。使用AC分析可以獲得相同的結果,其結果如圖7所示。
RL電路的頻率響應,分為幅度(上圖)和相位(下圖)。

圖7 RLC電路的頻率響應:幅度(頂部)和相位(底部)
在諧振頻率附近的窄頻帶內,幅度響應幾乎保持不變,而相移隨頻率近似線性變化。福斯特-西利鑒頻器采用這種頻率敏感相移來解調FM波。
耦合電感器的作用
如圖8所示,福斯特-西利鑒頻器采用耦合電感器將輸入施加到串聯RLC電路。相互耦合的雙調諧電路具有高的初級和次級Q因子以及低的互感。
福斯特-西利鑒頻器中使用的耦合電感器。

圖8 Seeley-Foster鑒頻器中使用的耦合電感器
在我們繼續之前,請注意電容器用于初級和次級繞組。這表明電感器之間的耦合小于1。如果它是統一的,那么任一側的一個電容器就足夠了。
為簡單起見,我們假設L1的串聯電阻R1可以忽略不計。此外,我們假設耦合到初級電路的阻抗相對于初級自阻抗是微不足道的。因此,初級電流可以計算為:

方程式2
初級電流在次級中感應出電壓,該電壓可以通過與L2串聯的電壓源進行建模,從而得到類似于我們在上一節中研究的次級電路模型。感應電壓取決于兩個電感器之間的互感(M)。假設選擇繞組方向以產生負互感,則感應電壓為:

方程式3
次級出現的電壓已經與Vin相位相差180度。我們還知道,串聯RLC電路在諧振頻率下產生-90度的相移。在諧振頻率以上,這種相移變得更加負。在其下方,相移變得不那么負。
檢查相移和頻率之間的關系
電路的整體相移如何隨頻率變化?讓我們將其分解為三種可能的情況:共振、共振以下和共振以上。
首先,在諧振時,整體相移與耦合電感器成180度,與RLC電路成-90度。這導致了180-90=90度的整體相移。
接下來,在諧振頻率以下,假設RLC電路的相移為-80度。總相移將為180-80=100度,這表明對于低于諧振頻率的頻率,總相移大于90度。請注意,-80度值只是一個示例,可以更容易地確定電路行為。
在諧振頻率以上,繼續RLC電路的-100度相移示例,我們得到180-100=70度的總相移。這意味著,對于高于諧振頻率的頻率,整體相移小于90度。
為了確認這些結果,我們將對圖9中的LTspice電路進行交流分析。
用于檢查福斯特-西利鑒頻器相位網絡的LTspice示意圖。

圖9 用于檢查福斯特-西利鑒頻器相移網絡的LTspice示意圖
上圖中的K語句定義了兩個電感器之間的耦合。如前所述,福斯特-西利鑒頻器中的耦合小于1。為了保持一致,我們選擇了一個較小的值0.1。圖10顯示了AC分析的結果。
移相網絡的頻率響應:幅度(頂部)和相位(底部)。

圖10 相移網絡的頻率響應:幅度(頂部)和相位(底部)
我們可以看到,在諧振頻率(10 MHz)處,相移約為90度,比諧振頻率低90度以上,比共振頻率高90度以下。
Foster Seeley鑒頻器
現在我們已經討論了它的關鍵組成部分,我們準備對福斯特-西利鑒頻器進行整體分析。為方便起見,圖11再現了示意圖。
福斯特-西利鑒頻器

圖11 完整的福斯特-西利鑒頻器示意圖
電容器Cc和C4在RF處充當短路。因此,輸入電壓(vin)出現在L3兩端,選擇L3使其足夠大以充當RF扼流圈。
次級繞組(L2)被分成兩部分。在上圖中,節點A和B處的電壓由下式給出:

方程式4
其中v2是L2兩端的總電壓。
從我們之前的討論中,我們知道vin和v2之間的相位頻率關系。在諧振頻率下,v2領先vin 90度,形成圖12所示的矢量圖。
諧振時電壓的矢量表示。

圖12 諧振時電壓的矢量表示
二極管探測器的輸出(vc和vd)與vA和vB的幅度成正比。總輸出(vout)由下式給出:

方程式5
其中η是整流效率。
在共振時,由于vA和vB矢量的大小相等,方程5的結果為零。在諧振以下,次級電壓領先輸入90度以上,形成圖13中的矢量圖。
諧振以下電壓的矢量表示。

圖13 諧振以下電壓的矢量表示
由于vA的幅度小于vB的幅度,因此方程5在諧振以下產生負輸出電壓。
最后,當輸入頻率高于諧振頻率時,次級兩端的電壓領先輸入電壓不到90度。這將生成圖14中的矢量圖。
諧振以上電壓的矢量表示。

圖14 諧振以上電壓的矢量表示
在這種情況下,vA的幅度大于vB的幅度,這意味著在諧振頻率以上的輸出端出現正電壓。
Foster-Seley鑒頻器的利與弊
與我們在上一篇文章中研究的平衡斜率檢測器不同,福斯特-西利鑒頻器的兩個諧振電路都調諧到相同的頻率。因此,設計更容易。由于福斯特-西利鑒頻器對頻率響應的依賴較小,更多地依賴于相當線性的初級-次級相位關系,因此它也提供了優異的線性度。
福斯特-西利鑒頻器的主要缺點是其對輸入端不期望的AM調制的敏感性。回過來參考方程式4和5,我們看到輸入信號幅度的變化會導致vA和vB的幅度變化。這反過來又會導致整體輸出的振幅變化。為了防止輸入信號上的任何AM被解調,必須在這種類型的鑒頻器之前加入限幅器電路。
相關推薦
-
-
| 2009-07-06
-
| 2009-07-06
-
| 2007-12-25
-
| 2013-02-28
-
| 2012-07-19
-
| 2007-02-09
-
| 2007-02-09
-
-
-
| 2014-06-12
-
-
| 2013-03-18
-
| 2010-09-01
-
| 2009-08-03
-
-
| 2018-09-26
-
| 2007-12-25
-
| 2018-09-26
-
| 2007-12-26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