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半導體產業仍將平穩較快發展
全球半導體廠商繼續來華投資的整體態勢不會改變,國內集成電路產業平穩較快發展的大趨勢更不會改變。2009年產業發展將呈現前低后高的走勢,下半年會出現明顯回升。今后三年,國地半導體和集成電路產業仍將實現平穩較快發展。根據SIA最近發布的數據,2008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為2486億美元,同比下跌2.8%,市場增速大大低于年初預測的9.2%。從五年發展周期來看,2004~2008年五年間全球半導體市場復合增長率為3.9%。
本文引用地址://tjguifa.cn/article/92566.htm根據SIA最近發布的數據,2008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為2486億美元,同比下跌2.8%,市場增速大大低于年初預測的9.2%。從五年發展周期來看,2004~2008年五年間全球半導體市場復合增長率為3.9%。
2008年全球半導體市場可說是前高后低,市場的月度同比增幅由1月份的0.1%一路攀升至6月份8.0%的最高點,上半年的市場整體增幅達到5.4%。但自7月份之后市場增速便一路快速下滑,10月份市場已為負增長,12月份的市場增速更大幅下滑到-21.9%。
與2001年全球集成電路產業周期性大蕭條不同,這段時間產業不單單面臨產能過剩的問題,還面臨著全球經濟持續低迷,市場需求大幅縮減的另一困境。一方面,最近幾年,全球用于半導體產業的投資大幅增加,2007年創下600.9億美元的新高。這些產能的陸續釋放,導致產品供過于求。另一方面,市場需求持續低迷。國際金融危機的爆發,導致歐、美、日等主要電子信息產品市場需求低迷,系統廠商大幅消減半導體芯片訂單。美國IC市場下跌了10.5%,歐洲IC市場下跌6.6%,日本IC市場下跌0.7%,占全球市場份額一半的亞太市場也僅增0.4%。在以上雙重因素的作用下,超額庫存迅速抬頭并持續對半導體產品形成價格壓力。2008年四季度庫存總額超過100億美元。
而根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統計的數據,2008年國內集成電路產業規模為1246.82億元,同比下滑-0.4%。這是近20年來國內集成電路產業首次出現年度負增長的狀況。在消費持續升級及奧運經濟的帶動下,2008年上半年的產業增幅仍達到10.4%,其中一、二季度的同比增速分別達到12.5%和8.3%。下半年產業增速開始出現下滑。三季度產業增速下滑至1.1%,四季度更是出現了-20%的深度負增長——近20年來國內集成電路產業的最大季度跌幅。
以下是我們對國內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基本判斷:一是產業整體走勢由合理調整迅速轉為深度下滑。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之前,國內集成電路產業的走勢基本正常,受匯率、成本等因素的影響,產業增速的小幅回調是合理的,也是在經歷前幾年高速增長之后調整節奏、夯實基礎所必需的。二是以內需市場為主的設計業仍實現一定增長,嚴重依賴出口的芯片制造業與封裝測試業雙雙出現下滑。這恰恰說明國內市場對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重要性正在不斷提升。三是國際半導體企業繼續加大對國內的投資與市場開拓力度。從經營業績看,瑞薩、英飛凌、快捷半導體、海力士-意法等企業2008年的銷售收入增幅基本都在20%以上。四是少數企業把握市場能力不斷增強,成為逆境中產業發展的亮點,如海思半導體、瑞芯微電子等。
總之,雖然當前全球半導體市場跌宕起伏,但在中國經濟持續增長這一大背景下,全球半導體廠商繼續來華投資的整體態勢不會改變,國內集成電路產業平穩較快發展的大趨勢更不會改變。目前中國集成電路市場已占全球的三分之一,這為國內企業提供了較大的回旋余地與廣闊的發展空間。尤其是當前國家正積極推進一系列擴大內需的重大舉措,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正抓緊落實,《電子信息產業調整與振興規劃》已經出臺。這些舉措的效果在2009年二季度將陸續顯現。2009年產業發展將呈現前低后高的走勢,下半年會出現明顯回升。今后三年,國內半導體和集成電路產業仍將實現平穩較快發展。
相關推薦
-
| 2002-08-15
-
| 2007-02-16
-
| 2009-08-06
-
| 2009-07-06
-
| 2009-08-06
-
-
| 2009-12-21
-
| 2008-01-05
-
-
| 2007-03-27
-
-
| 2007-02-09
-
| 2009-07-22
-
| 2010-06-10
-
| 2011-03-21
-
| 2002-07-05
-
| 2009-12-21
-
英飛凌 | 2025-06-03
-
| 2002-07-02
-
| 2002-08-23
-
| 2011-03-21
-
| 2002-05-21
-
| 2007-02-16
-
| 2009-12-21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