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激情综合一区二区三区,青柠影院免费观看电视剧高清8,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老年人,亚洲最大成人网站,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区在线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業界動態 > 中國電子:兩面出擊高端突破

中國電子:兩面出擊高端突破

作者: 時間:2009-03-06 來源:中國電子報

  在全國人大、政協“兩會”召開之際,本報從今天起,開設“自主創新 開拓市場”專欄,重點報道相關企業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堅持自主創新、優化結構、開拓市場的成功做法和經驗,敬請關注。

本文引用地址://tjguifa.cn/article/92179.htm

  在全行業增速放緩的情況下,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成為力挽狂瀾的主要舉措。記者日前從中國產業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電子)2009年工作會議上獲悉,中國電子抓住機遇主動調整,積極進取應對危機,加強自主創新,在主業板塊中突出軟件和等高端產業,同時加大市場開拓力度,技術和市場“兩面出擊”,以打造核心競爭力為主線,從一個新的起點上再次揚帆起航。

  突出四大主業板塊

  近年來,中國電子主業發展思路進一步清晰,業務板塊發展重點不斷突出。中國電子董事長熊群力說,主業方面,中國電子圍繞、軟件、高新電子和關鍵零部件四個方面重點布局。

  業務方面,中國電子擁有華虹和華大兩個主導企業,今后的業務重點將由以集成電路制造業務為主,調整升級為以集成電路中高端設計業務為主,統一打造集成電路設計業務發展平臺,結合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的實施,大力提升自主研發能力。依托集團內部及國內整機需求,重點開發中高端產品,以設計帶動制造,縱向打造產業鏈,在更高層面實現IDM(垂直集成器件制造商)發展模式,推進集成電路業務完成“兩個轉變”。華虹總裁方培琦表示,華虹將繼續努力爭取國家對華虹“909”項目升級改造的資金和產業政策支持,不斷推動國有集成電路產業持續發展。華大總經理劉晉平說,目前華大集團下屬的北京華大電子全部股權正在注入中電控股,這為集成電路設計業務發展打造了國際化資本運作平臺。

  軟件業務方面,中國電子確定了基礎軟件和重大行業應用整體解決方案兩大發展重點。

  圍繞重點進一步加大了投入,加大了內部資源重組整合及對外購并的工作力度,開始打造軟件產業的“一體化”運作平臺。以承擔國家重大專項為契機,努力提升基礎軟件的研發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繼續大力深化行業應用,努力成為國內行業市場的頂級集成商。

  中軟公司總經理程春平說,中軟基礎軟件、行業應用及軟件外包發揮著國家隊的作用,去年通過資本運作進軍數據庫領域,取得了新的突破。

  高新電子業務方面,通過優化體系、聯合重組、整合集團公司內外部有效資源,形成擁有系統頂層設計能力、在關鍵技術和核心產品方面創新能力突出、具有獨特軍民融合優勢的產業體系。中國電子熊貓公司負責人賴偉德說,2009年熊貓公司確定了3個工作重點,即提升科研能力、拓展市場能力、加強資本運作能力。為此,分別成立了科研委員會、市場委員會和財務委員會。

  在關鍵零部件及其他業務方面,一是繼續加大主業投入力度和扎實推進實現“兩個轉變”;二是積極打造整合平臺公司,重組和優化配置集團內相關資源,形成此類業務的整體競爭力。長城科技有關負責人表示,公司加快推進產品和技術的轉型升級初見成效,制造模式向IEMS(集成電子制造服務)轉型,“一站式服務”能力成為新亮點。長城公司在計算機、硬盤、電源、顯示器等方面全面推出新產品,產品結構進一步高端化,產品毛利率增長明顯。

  “人才工程”增進創新力

  熊群力說,技術創新是中國電子不斷發展壯大的原動力,而人才則是創新的發動機。近年來,中國電子積極推進人才工程實施,堅持以自己培養核心人才與引進稀缺、高端人才相結合,形成滿足集團公司發展需要的人才隊伍。他強調,未來幾年,中國電子將結合集團公司主業發展戰略和集團總部建立事業本部的探索,借助中央實施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大力引進包括海外人才在內的高層次人才,形成集團公司在國家層面有影響力的專家隊伍和主業領軍人才隊伍;結合管控體制建設試點工作,以及加強集團總部能力建設,積極吸引各類人才,充實隊伍,改善結構,建立高素質的專職董監事隊伍;積極探索以公開招聘為主要方式,建立集團公司職業化和專業化的經營者隊伍。

  除了人才,技術創新還需要完善的機制和充足的資金后盾。

  在創新機制方面,中國電子積極尋求產學研結合新道路,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新支柱產業。中軟與北京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共建聯合數據庫和網絡化操作系統實驗室,整合優勢資源共同申請承擔科技重大專項課題。長城信息與中南大學共建生物醫學工程聯合實驗室,積極打造信息化新型醫療衛生服務平臺。在資金方面,中國電子積極申請國家各類科技專項資金支持,比如,在“核高基”等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方面,去年全年,華大集團及其所屬企業、華虹集團及其所屬企業、中軟及其所屬企業、長城電腦等十幾家企業作為項目承擔主體,共申報課題近30個。在國家各類科技與產業化專項方面,2008年,集團公司申請國家項目涉及12個專項、60余個子項目,獲得國家批準項目32項。

  此外,熊群力指出,技術創新必須做好知識產權和標準化工作。初步統計,集團公司2008年全年申請專利總數為798項,其中發明專利374項。當年專利授權352項,計算機軟件登記144項,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登記43項。集團公司擁有的有效專利總數和去年專利授權數在中央企業中雙雙名列第九。長城電腦聯合國內企業提出了全球3C協同領域的第一個閃聯國際標準。深圳易拓科技主持起草的《硬磁盤驅動器通用規范》已經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實施。

  “寒冬”過后是暖春

  國際金融危機也影響到中國電子的業績,對此中國電子是有清醒認識的,而且采取全面措施積極應對。

  從行業上看,中國電子部分主業將面臨“寒冬”:據國際權威機構預測,2009年,全球集成電路產業收入將下降16.3%,利潤下降9.4%;手機出貨量將下降5.3%;電腦銷售量的增幅也將由2008年的13%降至4.3%。與此同時,全球信息產業面臨新一輪升級調整,并正在孕育著新的重大技術突破,行業內的大型跨國公司繼續壟斷產業發展的制高點。熊群力指出,集團公司加快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升核心競爭力的任務十分艱巨,而且刻不容緩。

  他坦陳,從總體上看,外部嚴峻的經營環境給集團公司發展帶來的困難和風險,與集團公司自身核心競爭力不強,產業管理仍嫌粗放,體制機制尚不完全適應等深層次問題疊加在一起,將給中國電子帶來重大考驗。

  但他認為,雖然國際金融危機對經濟發展整體上帶來了巨大的負面影響,但其中也蘊含著難得的重要機遇。國際上,金融危機嚴重沖擊全球經濟,歐美等發達國家高端技術、高級人才、高端產品資源向中國等新興市場流動的機會大為增加,入主國際一流IT企業的成本極大地降低;在國內,對于我國信息產業而言,應對危機必然帶來產業格局的重新調整和洗牌,比我們更困難、更難于抗風險的企業也很多。這為集團公司實施低成本擴張,主動調整產業結構,引進關鍵技術和高層次人才,增強競爭力,加快實現“兩個轉變”提供了難得的市場良機。

  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國電子充滿信心。

  目前,中國電子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良好產業政策環境。中央和國家日益高度重視信息化和信息技術進步,對集成電路、軟件、關鍵元器件等核心基礎產業的政策和資金支持力度不斷加大。

  為此,中國電子總經理劉烈宏提出,針對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挑戰,要全力以赴加大市場開拓力度,要深度精耕細作原有市場,鞏固重點市場和核心業務,積極拓展潛在市場,搶抓業務發展機遇。對內繼續努力深化和擴大與地方各級政府和行業(中央企業)的戰略合作,緊盯國家實施擴大內需政策帶來的市場機會,以政府和行業信息化建設項目、政府采購和重大工程為重點,充分發揮集團公司的位勢優勢,明確責任,落實措施,力求取得最好的成果。對外繼續強化國際市場拓展,特別是要集中力量開拓發展中國家的新興市場,把貿易、工程、產業和市場有機結合起來,爭取在海外高新電子領域和海外工程項目業務上取得更大的突破。同時,圍繞市場需求繼續積極尋求與國際產業巨頭的戰略合作,開拓合作空間,提升合作的層次。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