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中國汽車電子產業現狀和展望
產業處于高速增長期
本文引用地址://tjguifa.cn/article/88769.htm據賽迪顧問發布的數據顯示,2007年中國汽車電子市場發展勢頭不減,規模達到1215.7億元,同比增長超過40%。中國汽車電子市場規模連續五年增長率超過30%,目前產業處于高速增長期,取得了跨越式的發展,已經初具規模。
圖12003-2007年中國汽車電子產品銷售額及增長率

中國汽車電子市場能夠保持連年的高速增長,和汽車電子產業的快速發展密不可分,綜合來看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中國汽車產業的繁榮直接帶動了汽車電子產業的迅速崛起。中國汽車產業近幾年快速發展,2007年產量達到近888.24萬部,僅次于日本和美國,成為世界第三大汽車生產國。下游應用市場的快速增長對汽車電子產業的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其次,市場需求的迅速釋放推動了汽車電子市場的增長。中國汽車產品的電子設備配備率一直處于國際水平之下,隨著幾年來消費者對汽車安全性、舒適性和娛樂性的需求不斷增加,引發了整車裝備電子設備的一股熱潮。自診斷系統、電子穩定系統(ESP)、導航設備(GPS)、胎壓監測(TPMS)等一大批電子控制設備成為高端汽車的標準配置,并逐步向中低端車輛滲透。隨著整車的科技含量逐漸提升,單車所裝備的電子產品不斷增多,汽車電子在汽車成本中所占比重也有了較大提升。
第三,技術進步為中國汽車電子產業的快速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隨著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的繁榮,已經發展起來的半導體、軟件、計算機等產業造就了一大批工程師和技術開發人員,為汽車電子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技術支持。經過近年來“863計劃”電動汽車重大專項的實施和汽車電控系統科研攻關開發活動熱潮的興起,一批整車廠商和科研院所擁有了汽車電子設備和電子控制單元的自主研發能力。此外,通過技術引進和技術合作等方式,中國本土電子產業對國際先進技術和解決方案進行引進消化和再次創新,加之上游供應商如半導體供應商的積極推動,中國汽車電子產業的技術水平得到了迅速提升。
第四,隨著全球汽車和零部件制造業向中國轉移,眾多國際領先的汽車電子廠商紛紛布局中國,如博世(Bosch)、德國大陸(Continental AG)、德爾福(Delphi)等國際巨頭已經中國擁有數量眾多的生產基地,而且也在不斷地根據市場需求擴大生產規模和增加產品種類。同時本土汽車電子企業依靠成本優勢和靈活的市場策略快速地成長起來,在信息娛樂系統、音響系統等產品方面取得長足的發展,并配合本土汽車廠商,開發車身電子,動力總成等高附加值產品。國內外汽車電子廠商的迅速發展共同促進了中國汽車電子產業的繁榮。
作者:賽迪顧問
信息娛樂類產品增長較快
縱觀2007年汽車電子市場產品結構,動力控制、底盤控制等電子控制系統產品由于普及率高,單品價格較高,所以占據相當大的市場份額,但是無論是市場份額還是增長率都有所下降。相比之下,信息娛樂類產品的增長速度要快的多,而且市場份額也在不斷增長。由于汽車已經由原來的單純代步工具轉變成了多功能行駛裝置,以滿足車內所有乘員的娛樂和信息需要,引起娛樂信息類產品的需求開始快速釋放,GPS系統、車載電視、車內氣候控制、Telematics服務等信息娛樂電子裝置開始在汽車中普及。如車載GPS已經成為高級車輛的標配,而且正在向中級車輛滲透,甚至連一些十萬以下的A0級轎車也開始考慮裝配該系統。
圖2 2007年中國汽車電子市場產品結構

產業未來幾年寒而不冷
今年以來,國外發達地區的汽車銷售數量同比呈現負增長的局面,而國內前8個月汽車銷售數量增長速度也有所回落,讓國內的汽車產業感到了絲絲寒意,人們不禁擔心下游市場的轉寒是否會讓快速發展的汽車電子產業患上重感冒?
“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賽迪顧問對未來幾年的汽車電子市場表示樂觀,首先,國民經濟今年依然保持快速增長態勢,雖然增長速度有所回落,但經濟發展的基本面依然良好。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對交通運輸業的促進和由于消費者日常活動范圍增大而產生對于汽車的需求,使得國內汽車產業雖然會感到陣陣寒意,增長速度放緩,但是不會真正轉冷。2008年1-8月份全國汽車產銷654.85萬輛和647.78萬輛,同比增長13.85%和13.94%,其中乘用車共銷售455.03萬輛,同比增長13.15%。就充分說明了國內汽車產業發展依然穩定,下游應用市場的穩定保證了汽車電子產業的穩定發展。其次,目前消費者對汽車電子產品的熱情依舊,整車的電子設備普及熱潮依然沒有消退,國內汽車電子市場處于高速增長期,市場對波動和風險有較強的抵抗能力。除了原有汽車電子產品處于增長期或成熟期,市場滲透率在不斷提高;新的汽車電子產品如夜視系統、泊車輔助系統、防撞預警系統等也在不斷涌現,進入市場導入期,開始裝備在豪華高端車輛上,,相信不久的將來,隨著技術的成熟和成本的下降,這些新的技術也將普及,進入高速增長期,成為推動汽車電子市場發展的主力。此外,目前汽車電子廠商在加緊建立銷售渠道,狠抓產品質量,并加大產業各環節間的合作,產業價值鏈和生態鏈已經初步成型,也為汽車電子產業今后的健康發展奠定了基礎。
賽迪顧問預計到2012年,中國汽車電子市場規模將超過3200億元。但是由于汽車產量逐漸趨于穩定,汽車電子市場規模的基數不斷增大,汽車電子市場規模的增長速度將逐漸放緩。
圖32008-2012年中國汽車電子市場規模與增長預測

未來幾年,由于消費者對于汽車安全性和舒適性的需求依然強勁,以及在豐田和通用等汽車廠家未來兩年推廣Telematics產品和服務的推動下,信息娛樂系統會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由于普及率較高,動力控制等電子控制系統增長較為平緩,但在節能和減少排放的政策推動下,混合動力汽車和電動汽車將逐漸進入產品導入期,相應的汽車電力動力系統將出現井噴式增長。
未來幾年,整車廠商、汽車電子廠商和半導體廠商的合作將進一步深入,同時同領域間廠商的競爭也將更加激烈。國外汽車電子廠商在不斷加快進入中國,搶占中國市場。中國本土廠商雖然起步較晚,但“湯以七十里,文王百里”,本土廠商通過找準自身的產業位置,選擇合適的發展策略,將會獲得巨大的發展。中國汽車電子產業的前景依然非常美好,中國將成為全球汽車電子生產大國。
相關推薦
-
| 2003-11-21
-
| 2007-12-12
-
| 2005-09-23
-
| 2004-12-13
-
| 2009-07-27
-
| 2007-03-08
-
| 2004-11-29
-
| 2008-01-16
-
| 2009-08-17
-
| 2003-11-10
-
| 2008-08-22
-
-
| 2008-08-22
-
| 2008-08-22
-
-
-
| 2009-07-06
-
-
| 2008-08-22
-
| 2010-08-31
-
| 2007-12-29
-
-
| 2007-12-29
-
-
| 2009-07-06
-
| 2008-08-13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