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寬帶還要“店大欺客”到何時
日前,國際信息技術與創新基金會(ITIF)發布全球寬帶報告,前30名的國家和地區里沒有中國。5月4日,人民網IT頻道播發網友文章《中國寬帶排在世界30名之后 收費高服務差遭批評》,引發了廣大網友熱議。(5月6日《人民日報》)
本文引用地址://tjguifa.cn/article/84793.htm作為一個“網絡大國”,全球寬帶排在世界30名之后,的確是一件不怎么有面子的事。從報道中我們知道,排名所取之技術數據為普及率和網速。就是說在上網的普及率和網速這兩項上,中國寬帶還是一個“欠發達國家”。可是,要說中國寬帶在世界上沒有一點影響也是不客觀的,比如寬帶收費之高和服務質量之差,就是那些發達國家所望塵莫及的。
中國寬帶資費已經不是一般的高。據世界銀行發布的報告稱,發達國家互聯網使用價格不到網民收入水平的1%,而中國的比例超過10%,是發達國家的10倍,也高于東亞及太平洋地區約8%的平均水平。中國寬帶服務質量也不是一般的差。諸如被消費者詬病的網速問題,掉線問題,故障報修問題等等,他們所表現出來的傲慢和冷漠的態度,堪比任何一個高度壟斷企業。
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電信的寬帶運營成本被不斷 “攤薄”。按照正常趨勢,寬帶收費標準應該隨著其成本的下降而下降——這應該是個常識問題——可是,中國寬帶運營商們卻愣裝不懂,他們不管成本怎么變化,依然故我地維持著高收費,堅決沒有下調費用的意思。不僅如此,有些地方還昧著良心,利用所謂的“套餐”搞變相的漲價。在幾乎沒有實質競爭的環境下,寬帶消費者惟有忍氣吞聲,毫無選擇的挨宰。
有關專家指出,目前寬帶資費至少有20%到30%的下調空間。可是,調價空間雖然很大,但僅僅依靠市場調節,或者依靠廣大消費者的批評、譴責是很難打開這個“空間”的。如果作為市場監管方和管理層看不到壟斷企業尾大不掉的弊病,看不到壟斷企業“店大欺客”,對消費者權益的侵害,從而對電信等壟斷企業進行“刮骨療毒”式改革,那么這種“收費高服務差”的現狀就不可能及時改變。
在寬帶越來越普及,越來越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時,中國寬帶消費者不僅無法享受高新技術發展所帶來的實惠,反而要繼續為壟斷行業的高收費高收入埋單;不僅沒有享受到價廉“物美”的服務,反而要繼續遭受“收費高服務差”的折磨——我們不禁要大聲質問:中國寬帶還要“店大欺客”到何時?
相關推薦
-
| 2009-07-06
-
-
| 2009-07-06
-
| 2009-07-06
-
| 2007-11-13
-
| 2007-09-01
-
| 2002-08-27
-
| 2002-08-27
-
| 2007-05-30
-
| 2009-07-06
-
| 2002-08-31
-
-
| 2007-09-05
-
| 2002-05-15
-
| 2009-07-06
-
| 2007-03-20
-
-
-
| 2002-08-04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