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官員:國產手機大企業內戰幾乎全線虧損
在近日舉行的“首屆中國手機行業研究發布會暨2008年全國手機生產企業產銷座談會”上,原信產部(工業與信息化部)經濟運行司副司長王秉科批評說,07 年價格仍然是的主要競爭手段,再加上黑手機極其猖獗,除了華為、中興、TCL等以國外市場為主的廠商外,國內品牌手機大企業幾乎全部都出現虧損,處于非常困難的時期。
本文引用地址://tjguifa.cn/article/81541.htm中國占全球手機產量的48%
該天舉行的會議幾乎成了對國產品牌手機總結和“嘆息”的會議,會上,原信產部經濟運行司副司長王秉科介紹說,我國手機業仍在世界上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其透露的重要具體數據為:去年全國手機產量5.49億部,出口4.83億部,而全球手機產量去年為11.44億部,也就是說,“中國制造”占世界手機產量48%。
另外,他透露,我國手機企業的代工能力非常強,2006年底,代工企業的代工量1.69億部,占我國手機全部產量的22.9%。代工成為新的生產模式,有很多的代工企業規模非常大,最大的是南京的華寶通信,一年代工5433萬部。
中興通訊出口最多
關于出口情況,王秉科透露,我國手機出口金額為356億美元,以國外企業為主,前4名諾基亞、摩托羅拉、三星、索尼愛立信占手機出口的76%。
關于國內品牌手機企業的出口情況,他表示,2007年,國內企業出口5600萬部,波導、TCL等企業的出口量都非常大,但是,中興通訊出口最多,為1500萬部。中興通訊在國內去年銷量則為800多萬部。另據深圳市的統計,中興通訊去年出口手機數量為2100萬部,國內銷售1006萬部。
國產手機非常困難
王秉科同時指出,手機核準制的實施與取消對我國手機企業產生重要影響,會有更多新進入的企業參加,對已拿到牌照的沖擊。傳統渠道面臨挑戰。
“目前我國國內品牌大企業處于困難時期。很多大企業都出現虧損。波導虧了5億多,夏新虧了6億多”,王秉科對此發出嚴厲警示。目前可能只有華為、中興通訊、TCL通訊等不虧損,但其盈利也主要來自海外市場,而不是國內市場。
對于其中原因,他分析說,國產手機質量問題不容忽視,但這只是一個方面;另一方面,價格成為國產品牌手機主要競爭手段,07年全國手機價格平均下降4%。國內品牌手機下降更多,降幅高達15%-20%。這導致目前國內市場700元以下的低價手機占57%,700元以上的占30%多。
不過,金立通信董事長劉立榮則認為,傳統的國產手機大企業應該檢討,因為同樣的銷量,深圳的一些手機企業是贏利的,而國產品牌手機大企業卻是虧損的。
相關推薦
-
| 2007-12-11
-
-
-
-
| 2007-12-11
-
| 2002-05-21
-
| 2007-12-11
-
| 2002-06-22
-
| 2002-05-15
-
| 2009-07-06
-
| 2009-07-06
-
| 2009-07-06
-
| 2007-12-11
-
| 2002-07-03
-
| 2009-07-06
-
| 2007-12-11
-
| 2002-05-30
-
| 2009-07-06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