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國際深圳建廠 貼近用戶完善布局
繼上海、北京、成都和武漢之后,中芯國際的集成電路芯片制造廠又將在深圳落戶。今年1月底,中芯國際宣布將在深圳設立南方總部,并投資建設8英寸和12英寸兩條集成電路芯片生產線。如果該項目運作成功,就意味著中芯國際在華南地區完成了設點,其在中國內地的整體布局也將進一步完善。
本文引用地址://tjguifa.cn/article/79060.htm中芯國際加速產業布局
據介紹,中芯國際將在深圳注冊成立獨立法人資格的中芯國際集成電路制造(深圳)有限公司,作為新項目的建設主體。該項目將采取分步建設的方式,預計投資15.8億美元,建設包括集成電路技術研究開發中心、一條8英寸和一條12英寸晶圓生產線在內的集成電路前工序研發生產基地。
中芯國際總裁張汝京表示,多年來,許多客戶都曾表達過希望中芯國際能在深圳設立集成電路芯片生產線的愿望,此次選擇在深圳發展集成電路芯片制造,正是順應了客戶的這一要求,以便就近服務客戶。中芯國際董事長王陽元則認為:“集成電路芯片在中國市場的需求量占世界總需求量的近1/3,但目前國內自行生產的供給量只有10%,集成電路芯片生產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深圳地區集中著全國最龐大的整機廠商隊伍,是全國集成電路消費最大的市場,需求量占國內市場的30%。中芯國際選擇深圳建廠,正是看中了深圳在高新技術產業領域的特殊優勢和潛在的消費市場。”
賽迪顧問半導體產業研究中心咨詢師李珂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早在2000年,張汝京先生最初到內地投資建廠的時候,就曾經提出在上海、北京、深圳三地建設芯片制造廠的設想。而此次中芯國際落戶深圳,一方面是向當初的規劃目標邁進了一大步,另一方面也表明深圳市政府對集成電路芯片制造業比以前更為重視了。”
針對中芯國際深圳項目采取分步建設的模式,美國應用材料公司高級顧問莫大康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先建設一條8英寸生產線是明智之舉,因為目前8英寸生產線的產品比較成熟,更容易實現贏利的目標。莫大康同時認為,由于中芯國際在我國集成電路芯片制造業的特殊地位,其戰略決策不僅要符合企業利益,還在一定程度上需要考慮其承擔的國家責任,因此,中芯國際加速產業擴張和技術提升是必然的選擇。
填補華南地區產業空白
深圳是七個國家級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化基地之一,在這里聚集了眾多的IC設計公司,這些公司都是晶圓代工企業的客戶。深圳市深超科技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世穎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華南地區IC設計公司在中芯國際的流片量,已經遠遠超出了一條8英寸生產線的產能。
當前,深圳已經成為我國電子信息產品研發、生產和出口的重要基地和戰略高地,以電子信息業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成為深圳的第一支柱產業。深圳市市長許宗衡表示:“中芯國際集成電路生產線項目落戶深圳,彌補了產業鏈缺失環節,填補了整個華南地區的空白,將使深圳躋身國內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前沿地帶,搶占產業發展的制高點,對于優化深圳產業結構,完善產業鏈條,提升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水平將起到極為重要的促進作用。”
為促進深圳集成電路產業和新型平板顯示產業的發展,深圳市專門成立了深圳市深超科技投資有限公司,并指定一名政府副秘書長專門負責該項工作,對上述產業給予了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
徐世穎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在集成電路芯片制造領域,華南地區相對華東地區而言尚屬欠發達地區,目前華南地區還沒有一條8英寸以上的集成電路芯片生產線。中芯國際此次落戶深圳的同時,還將引進IBM公司先進工藝技術,這對于包括深圳市在內的整個華南地區乃至全國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低成本擴張更應重視本土客戶
對于中芯國際選擇產業擴張的舉動,業界依然存在質疑之聲。中芯國際最新公布的2007年財報顯示,盡管毛利率較2006年有所上升,但公司全年凈虧損額仍然達到4000萬美元。在全球半導體行業表現疲軟、晶圓代工產業供過于求的大背景下,對于中芯國際繼續加大投資規模,部分業內人士表達了不同程度的擔憂。有專家認為中芯國際應當首先提升現有生產線的產能,然后再投資建設新廠,從而緩解公司的資金壓力。對此,李珂認為這樣的擔憂的確可供探討,但他同時表示,如果地方政府對企業支持的力度足夠大,中芯國際應當毫不猶豫地抓住當前這個低成本擴張的機會,從而盡量擴大市場份額、提升企業競爭力。關于企業的贏利能力問題,莫大康向《中國電子報》記者解釋道:“中芯國際在2007年第四季度的經營狀況之所以表現不佳,主要是受全球DRAM產品價格下跌的影響,12英寸生產線虧損較為嚴重。而中芯國際的決策層顯然已經意識到這一點,將進一步縮減DRAM產品在整體產能中的比例。”
“但一個新項目的運營,還要選擇合理的經營模式和能夠滿足國內需求的產品。”李珂補充道,“作為在資金、優惠政策及運作方式等方面得到政府支持的項目,其產品應當定位在國內市場,應該首先滿足國內的自給和產業鏈的完善配套。如果90%以上的訂單仍然來自國外的話,那就意味著國外的IC設計公司成了國家的優惠政策的最大受益者,這樣就難以體現對發展國內相關產業的促進作用。相反,如果芯片制造企業能與當地的IC設計公司充分合作,無論對本企業的獲利還是對國內產業的健全、產業鏈的完善都是有幫助的。”
相關推薦
-
-
-
中芯國際 | 2025-05-13 -
| 2021-11-23
-
-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