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出口等待戈多
9月16日,坐在深圳市福田香格里拉酒店會議大廳內,聆聽寶馬公司與環球資源聯合主辦的出口形勢“高峰論壇”的張智中,僅僅是當天到會的數百位對經濟回暖仍持觀望態度的電子制造商之一。
本文引用地址://tjguifa.cn/article/98304.htm“最近訂單確有一些回暖,但是不知道接下來會怎么樣,我們也想來聽聽別人怎么說。”作為深圳市東景盛電子技術有限公司營銷總監,張智中對前景的判斷仍然謹慎。
他認為,主導出口市場的歐美需求仍在低谷徘徊,現在斷言全球電子產品市場回暖尚顯太早。張所服務的深圳東景盛公司是一家成立于1998年的出口導向型電子配套設備生產企業,其產品出口遍及全球20多個國家。這家公司同時也是“柏林電子展”、“環球資源電子展”、“香港電子展”等各類貿易展上的常客。據張智中透露,去年金融危機以來,東景盛仍堅持購買略顯“昂貴”的B2B服務提供商環球資源的五星級打包服務,費用一年高達數十萬元,其目的就是希望能在不明朗的經濟前景下,繼續深耕海外。
繼續加大投入,還是放棄?——這個半年前深深困擾珠三角電子制造商的問題,已經開始被一絲淡然所取代。
“肯定還是要做。”深圳另一家電子出口商在論壇期間對本報記者說,“我們的策略是提高服務增值,盡可能穩住客戶,等待經濟回暖。”但是他同時也反對“經濟已經走出低谷”說法,“我只能告訴你,低谷還是高峰,企業都要做生意”。
對比以下環球資源在金融危機一年來收集的歷次調研數據頗具意味:問卷結果顯示,2008年10月金融海嘯剛剛發生之時,有高達85%的供應商彼時預測 “2009總收入將增長”;至2009年1月,危機駛入縱深之時,這個比例降至61%;而最新產生于8月的問卷顯示,仍保持業績增長樂觀預期的供應商比例已驟降至31%。
“這個結果表示,出口企業對經濟危機影響的理解愈發深刻了,預測也更客觀了。”環球資源首席執行官裴克為(Craig Pepples)說。
電子出口:低谷徘徊?
在回暖的呼聲中,IT制造業走出低谷了嗎?
至少數據依舊冷峻:環球資源今年8月采擷549家(其中42%年營業額超過5000萬元)中國供應商答卷而成的《中國供應商出口前景展望問卷調查》(以下簡稱《調查》)顯示,83%的供應商認為不同程度地受到了金融危機的沖擊,其中,沖擊較大的達到了34%;表示“不受影響”的僅為7%;表示“帶來機遇”的僅為10%。
該《調查》在回顧金融危機以來中國供應商表現時總結說:從2008年危機爆發至今年初,“大部分出口企業對金融危機的估計并不十分成熟、深入,過于樂觀”,而目前實際的情況是,危機的挑戰并沒有過去。
《國際電子商情》總分析師李明駿援引工信部以及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的數據表示,不應該過早樂觀估計電子制造業走勢。其實,今年1-6月,中國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總體增加值均低于全國工業增加值4-10個百分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