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雜RF環境下的RFID測試挑戰
隨著設備價格的下降及全球市場擴大,RFID應用正面臨飛速發展。嵌入式RFID的使用量不斷提高,隨著泛在ID中心(Ubiquitous ID Center)和T引擎論壇(T-Engine Forum)等協調性機構的形成,GSM協會現已支持將基于RFID的近場通信技術運用于手機中。
本文引用地址://tjguifa.cn/article/95266.htm
RFID的一大挑戰是在復雜的、甚至苛刻的RF環境中優化吞吐量或數據讀取速度。無源RFID標簽可以對射頻范圍內的任何一個或多個閱讀器做出反應。協議中規定了這些通信的行為,但在實際的通信過程中,如果沒有適當的設備,則很難對其進行測試。此外,在集成到采用蜂窩技術、WLAN、藍牙或Zigbee技術的同一臺設備中時,也需要運行嵌入式RFID系統。最后,必須考慮同一頻段中其它用戶發出的干擾。
其結果是,在部署前就有必要仿真復雜的RF環境,并分析RFID系統在這些條件下的性能。RFID的脈沖式特點和典型的干擾源令測試任務變得更富挑戰性。
RFID技術概述
最簡單的RFID系統由一個標簽(可以是無源標簽)和一個閱讀器組成。從結構上看,無源標簽的讀取與傳統全雙工數據鏈路略有不同。與傳統有源數據鏈路不同的是,無源標簽依賴其收到的RF能量為自身供電。無源標簽同樣不會生成自己的傳送載波信號,而是調制詢問器發送到標簽的部分能量,這一過程稱為反向散射。
通過把標簽的天線負荷從吸收負荷改變為反射負荷,可以調制來自詢問器的連續波 (CW) 信號。這個過程與利用鏡子和陽光向遠處某人發送信號的過程非常類似。此外,這樣還消除了標簽中對高精度頻率來源和功率密集型發射機的需求。由于閱讀器和標簽共享相同的頻率,它們必須輪流發送信息。因此,反向散射把閱讀器和標簽之間的通信限定在半雙工系統上。
相關推薦
-
| 2007-12-14
-
| 2005-10-26
-
-
| 2005-10-25
-
| 2009-08-06
-
| 2009-07-06
-
| 2005-10-26
-
-
| 2009-10-19
-
| 2007-12-12
-
| 2009-08-06
-
| 2009-08-06
-
| 2009-10-16
-
-
-
-
| 2009-10-16
-
| 2007-12-22
-
-
| 2009-08-06
-
-
-
| 2009-10-19
-
| 2005-10-27
-
-
-
| 2005-09-30
-
| 2007-12-08
-
| 2007-12-22
-
| 2009-10-16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