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存儲市場忽上忽下,令人難忘
—— 經濟低迷打壓市場下滑,固態存儲繼續打拼
作者:iSuppli KRISHNA CHANDER
時間:2009-01-22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 一種高清DVD格式落敗,而另一種格式則成為產業標準。
? 固態存儲作為硬盤的替代品,地位繼續上升
? 年末經濟滑坡破壞了整體科技產業的前景
HD-DVD之死
一年以前,緊接著2008年1月的國際消費電子展會(CES),華納兄弟作出了令業內震驚的聲明,表示將放棄原來以HD DVD高清DVD格式發行其內容的計劃,轉而完全采用藍光標準。
HD DVD陣營為此遭到當頭一棒,領頭者東芝也不再支持該格式,之后業內對該格式的支持迅速瓦解。這使得藍光成為贏家,并結束了久拖未決的下一代光驅與播放器格式之爭。
SSD對HDD
雖然一場格式之爭已經在2008年落幕,但其它兩項存儲技術2008年繼續為自己的名分而戰:硬盤(HDD)與固態硬盤(SSD)。
由于SSD在消費產品中異軍突起,日立GST宣布退出包括1英寸Microdrive和1.8英寸硬盤在內的小尺寸HDD市場。富士通也停止了進入1.8英寸HDD市場的嘗試,甚至還沒來得及推出任何正式產品。
這兩個舉動表明廠商承認了NAND閃存在MP3播放器和便攜媒體播放器(PMP)等消費存儲領域中的強大沖擊力。
2008年初,英特爾進入SSD市場,推出了2GB-4GB的小容量NAND器件。到2008年底,英特爾推出了用于筆記本電腦和企業市場的SSD,容量更高且帶有比較強壯的控制器。這些SSD的容量從80GB到160GB。
2008年SSD需求來自一個意外的領域:超低價筆記本電腦。這些筆記本電腦,尤其是華碩的Eee PC,在亞洲立即大獲成功。采用英特爾Atom微處理器、Linux或Microsoft XP操作系統、密度最高為8GB的低容量SSD,屏幕尺寸小于正常的筆記本電腦,這些筆記本電腦預告了新型計算平臺的到來:上網本。上網本是提供上網功能的緊湊型PC。
尋找一席之地
盡管取得了這些進展,但SSD在2008年努力尋找合適的定位。如果SSD廠商希望徹底擊敗HDD,這是不太成功的開始。獲得消費者認可和利用操作系統及OEM電腦系統測試SSD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另外,廠商繼續提高臺式機和筆記本電腦HDD的容量。筆記本電腦硬盤的容量在一年的時間就從120GB猛增到了500GB左右。臺式電腦硬盤的容量則已增長到1TB甚至更大。這樣大的容量SSD難以匹敵。
2008年消費需求在大容量硬盤與SSD之間搖擺。華碩最終在其產品線中同時提供SSD和硬盤。其它筆記本電腦廠商也在其筆記本產品線中提供容量較高的SSD,但只是作為選項。
從飽到饑
2008年上半年,HDD廠商的表現不錯。東芝GST放棄了出售HDD部門的努力,因為它在連續幾個季度營運虧損之后扭虧為盈。希捷和西部數據(WDC)都變得更加強勁,毛利潤率都達到了20%以上。
隨后在2008年10月,全球經濟因美國金融危機而走向崩潰。此前曾對銷售前景充滿信心的HDD廠商,遇到了需求萎縮的困境,并因此發出了悲觀的業績預測。
希捷和西部數據預測2008年第四季度營業收入下降17%左右。富士通開始認真地為它的HDD部門尋找買家。許多OEM廠商向來在第四季度增加購買量,但此次不是推遲訂單,就是減少了訂單。
新的希望
盡管2008年遇到困難,但2009年仍有一線希望。
2009年上網本迎來開門紅。日立GST是一家硬盤廠商,計劃利用其對FibreChannel與SAS接口市場的了解,與英特爾合作推出面向企業的SSD。希捷計劃在2009年末推出面向企業的SSD。
另外,筆記本電腦在2009年及以后繼續熱銷,憑借便攜性取代臺式機。HDD產業傷痕累累,但預計將在2009年末復蘇。在HDD、SSD和光驅(ODD)三個領域,出現一定程度的整合可能在所難免。
時間已進入2009年,有人樂觀認為,2008年被推遲的存儲需求將重新浮現。企業存儲交易繼續出現,甚至在這個衰退階段也是如此,因為系統最終需要更換。類似的需求將在消費方面出現。iSuppli公司預測,比較強壯的企業將在2009年末適應形勢、生存下來并變得更強。
相關推薦
-
| 2012-05-21
-
| 2013-03-06
-
| 2002-08-27
-
-
-
-
| 2007-02-09
-
-
-
| 2002-07-27
-
| 2009-07-06
-
| 2002-10-08
-
| 2009-07-06
-
-
| 2009-07-17
-
| 2013-10-12
-
| 2002-05-20
-
| 2002-05-16
-
| 2007-12-24
-
| 2007-12-29
-
| 2013-10-14
-
| 2013-10-12
-
| 2009-07-06
-
| 2008-01-06
-
-
| 2009-07-06
-
| 2007-02-09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