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成趨勢 08年手機業競爭升級
諾基亞在2008年1月宣布全面轉型互聯網,并在1月底以1.53億收購奇趣,為轉型互聯網公司鋪路;仍在困境之中的摩托羅拉也有意識地向互聯網靠攏,在內部的《技術展望》中提出其2008六大趨勢,其中,互聯網被多次提及并被視為未來發展方向。
本文引用地址://tjguifa.cn/article/78897.htm面對互聯網與移動領域融合不斷加劇的勢頭,手機巨頭紛紛“搶位”移動互聯;谷歌、微軟等IT巨頭也在加速手機布局,以搶占移動互聯制高點,2008年手機業競爭將不斷升級。
移動互聯化成趨勢
中國移動研究院副院長楊志強和中興通訊手機體系副總經理羅忠生都曾表示,手機終端的技術發展將促進移動網和互聯網的融合。
“ICT中國·2007移動通信終端產業高峰論壇”上,諾基亞(中國)副總裁鄧元鋆認為,“未來移動終端將開啟人們移動生活的大門,它的影響力非常巨大,移動終端已成為繼電影、電視、計算機之外的第四屏。”
“原來我們要通過PC上互聯網,但現在可以通過手機來上互聯網,而且它的服務同樣是多元化的,不僅僅擁有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等不同運營商提供的移動接入服務,而且涵蓋搜索、訂購、娛樂、理財、溝通等各個領域。”鄧元鋆說。
“未來帶寬、內容、終端、價格將成為引爆移動生活的四大因素,使人們更好地享受手機在移動互聯時代給生活帶來的便利。”鄧元鋆說。
移動互聯化的趨勢也給手機終端產業鏈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不管是移動運營商還是互聯網公司,甚至是設備制造商,大家都希望能夠將互聯網的運用有效地延伸到手機終端上,而這一思路也成為未來終端廠商實現產品差異化的關鍵。
手機巨頭加速轉型
2007年,摩托羅拉手機業務大幅下滑33%,三星盡管超過了摩托羅拉名列第二,但是同比也下滑了6.6%。手機巨頭的日子并不太好過。于是,手機巨頭們盯住業績與日俱增的互聯網業。為求企業的長存,手機廠商在原有基礎上紛紛轉型。這是行業的要求也是自身適應發展的要求。
諾基亞2008年全面向互聯網公司轉型,之前宣布推出互聯網服務品牌Ovi,將諾基亞音樂商店、諾基亞地圖和N-Gage游戲甚至是網絡社區都囊括其中,這標志著諾基亞正在向互聯網公司發展。同時,個人用戶也可從諾基亞手機或個人電腦直接接入互聯網內容、社區和聯系人。諾基亞的目標是在2010年,有3億部諾基亞的移動終端會具備完整的互聯網功能。
“移動性將會成為互聯網演進的核心。”自就任諾基亞CEO以來,康培凱在各種場合為諾基亞新一輪的轉型布道,“得益于更好和更快的連接,互聯網將真正成為個性化和移動的網絡。我們相信這將完全改變人們使用互聯網的方式——甚至改變互聯網的本質。諾基亞將成為真正融合互聯網和移動性的公司。”
與此同時,摩托羅拉也開始發力互聯網業,手機部門是摩托羅拉的業務核心,面對互聯網與移動領域融合不斷加劇的勢頭,摩托羅拉相中了互聯網這塊潛力巨大的寶地。日前,有消息透露,摩托羅拉CEO格萊格·布朗(Greg Brown)將親自執掌深陷困境的手機部門。
三星也無法掩飾另外一種尷尬——持續下滑的凈利潤。為此,三星電子轉型把大量資金投入IT業,稱今年全年投資將達116.8億美元,其中約74.3億美元投資于半導體產業,約39.3億美元將投資于面板業務。三星電子副社長周宇錫表示,2009年三星總營收將達1300億美元,成為全球第一大IT類企業。
在三星上述最新投資計劃中,半導體產業投資幾乎接近面板業務投資的兩倍,顯然已成為提升其未來業績的最重要手段。
三大全球手機領軍廠商的轉型,已經預示了手機產業競爭的升級。
市場競爭進一步升級
不只是這些手機巨頭看到了“移動互聯”這個未來的盈利點,在以手機為終端的互聯網發展趨勢上,谷歌、微軟、蘋果也做出了一些大的動作。
蘋果iPhone這一融合性產品的上市引發了遠遠超出人們想象的狂熱;谷歌與眾多運營商、手機廠商聯合推出的Android平臺,讓手機企業免費使用,并建立了集芯片制造商、終端制造商、運營商、軟件制造商一體化的聯盟,這只互聯網巨鱷染指手機的意圖表露無遺;而近日,微軟宣布出資466億美元洽購雅虎,以對抗谷歌的手機布局,搶占移動互聯這個制高點。
除此之外,惠普、戴爾也對手機終端表現出極高的興趣,不排除進入手機行業的可能性。
除了這些IT巨鱷的虎視眈眈,其他手機廠商自然也不會“袖手旁觀”,在未來移動領域與互聯網相互融合的時代,他們自然也會融入到這個“大環境”當中去。
手機行業的飛速發展以及產業融合趨勢的加強,使原本不同領域公司之間也充滿了競爭。而手機行業競爭也將從單一功能型手機的競爭,上升為以提供增值服務為基礎的產品內在價值的競爭。因此,可以說2008年將是手機行業的過渡轉型的一年,市場競爭將進一步升級。
相關推薦
-
-
-
| 2009-07-06
-
-
| 2009-07-06
-
| 2007-12-11
-
| 2007-12-11
-
| 2002-05-30
-
| 2009-07-06
-
| 2009-07-06
-
| 2007-12-11
-
| 2002-06-22
-
| 2009-07-06
-
| 2002-05-15
-
| 2002-05-21
-
| 2007-12-11
-
| 2007-12-11
-
| 2002-07-03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