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電子信息產業固定資產投資公報
2007年,在我國國民經濟發展和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偏快的宏觀形勢下,電子信息產業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產業發展全局,積極貫徹落實國家各項宏觀調控政策,全行業固定資產投資總體呈現健康、平穩增長的態勢,投資結構進一步調整,投資質量和效益不斷提高。
本文引用地址://tjguifa.cn/article/78890.htm一、基本情況
(一)投資規模繼續擴大,增速較上年有所回落。2007年,全行業500萬元以上項目共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645.6億元,同比增長27.9%,增速比上年同期低13個百分點;新增固定資產(即交付使用的固定資產)1477億元,同比增長9.2%,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21.2個百分點。
2004年-2007年電子信息產業固定資產投資情況

(二)新開工項目繼續增長,項目平均規模有較大提高。全年新開工項目2780個,較上年增加258個,同比增長10.2%;新開工項目計劃投資額2303億元,同比增長34.9%。單個新開工項目的平均計劃投資額達到8284萬元,較上年增加了近1500萬元。
2004年-2007年新開工項目個數和平均規模變化情況

(三)資金到位情況良好,企業自籌資金比重提高。本年全行業到位資金共3068億元,同比增長29%。其中企業自籌資金比重大幅增加,全年完成1461億元,同比增長39%,占總到位資金的47.6%,比重較上年同期提高了3.3個百分點。
二、主要特點
(一)投資結構變化明顯,基礎行業成為投資增長主要力量
2007年以來,電子信息產業結構轉型調整趨勢明顯,基礎性行業投資增長較快,成為拉動產業投資增長的主要力量。電子器件、電子工業專用設備、電子信息機電、測量儀器四個行業的投資增速均接近或超過40%,均大大高于產業投資平均水平,合計全行業投資的比重占52.8%,比上年上升了5.1個百分點。其中電子器件行業累計完成投資907.8億元,同比增長41.3%,對全行業投資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6%,拉動行業投資增長27.9個百分點中的12.8個百分點。特別是集成電路、光電子器件和電光源制造三個行業投資項目集中,2007年完成投資增速分別達到36.3%、62.7%和45.5%。
整機行業投資增長明顯放緩,家用視聽設備行業投資同比僅增長3.2%,增速較上年同期下降14.7個百分點;通信設備行業投資同比增長17.6%,增速較上年同期下降23.2個百分點;電子計算機行業前11個月增長。這三個行業在全行業投資中所占比重下降為20.2%,比上年低1.9個百分點。
部分行業全年累計完成投資增長情況(%)

(二)各投資主體呈不同發展格局,外商投資企業增速大幅下滑
2007年內外資企業投資表現差異較大,具體表現:一是外商投資企業增速大幅回落。2007年上半年一直處于負增長狀態,進入下半年后外商投資企業投資增速由負轉正,但增長繼續低迷,全年累計完成投資900.6億元,同比增長6.7%,增速比上年低了33個百點。二是港澳臺企業保持迅猛增長,全年累計完成投資599.5億元,同比增長52.6%,增幅比上年同期高32.3個百分點,比全行業投資增速高24.7個百分點。三是內資企業保持快速穩定增長,全年累計完成投資1145.5億元,同比增長37.9%,增速較上年同期回落16.8個百分點,但比全行業高10個百分點,在全行業投資中所占比重為43.3%,比重比上年提高3.3個百分點。其中私營企業投資增長最快,累計完成投資294.6億元,同比增長達53.6%,占內資企業總投資的比重達到25.7%,比上年上升了2.6個百分點。
各經濟類型投資主體累計完成投資增長情況(%)

(三)區域結構進一步調整,中西部地區比重提高
從區域看,東部地區全年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989.9億元,同比增長17.5%,低于全行業投資增速10.4個百分點,占全行業完成總投資量的比重為75.2%,比上年下降了6.7個百分點。中部地區累計完成投資452億元,同比增長75.7%,增速比全行業高47.8個百分點,占全行業總投資量的比重較上年上升了4.7個百分點。西部地區累計完成投資203.3億元,同比增長72.9%,增速比全行業高45個百分點,占全行業比重比上年上升了2個百分點。
分省市來看,投資量最大的省仍集中在江蘇、廣東和山東三省,三省累計完成投資占全國投資的49.2%;投資增長最快的地區分別是重慶、河南和湖北,增速都超過100%。
各地區累計完成投資增長及比重變動情況(%)

造成投資呈現以上特點的因素主要來自幾個方面:一是宏觀環境的變化,特別是人民幣升值、兩稅并軌、新勞動合同法出臺、加工貿易管理強化,對外資企業造成了一定的沖擊,導致其調整經營策略,甚至轉移部分投資,外資企業較為集中的東部沿海地區必然受到較大影響。二是產業升級的趨勢明顯,高端整機市場看好,對新型元器件的需求也不斷增大,相應投資必然大幅增加。三是東部地區前幾年投資很快,基數較大,且土地資源供應總體呈放慢趨勢,因此增長必然不如以往迅猛;中西部地區本身基數較低,隨著國家區域戰略實施,其投資必然大幅增加。
三、2008年形勢展望
(一)國際形勢
1.全球電子信息產品市場增長放緩將影響投資增長。2008年全球經濟增長有趨緩跡象,電子信息產品市場總體發展速度將低于去年,據IDC等多個國際咨詢機構預測將下降1個百分點左右;受市場放緩的影響,全球IT支出和投資增速將有所放緩。據IDC預測,2008年全球IT支出增長將低于6%,比去年下降1個百分點。
2.新興市場的投資前景廣闊。主要可分為兩類:一類是以印度、俄羅斯為代表的國家,這些國家市場巨大,隨著信息化建設不斷深入,電子信息產業投資增長前景看好。另一類國家以越南、菲律賓為代表,這些國家在地理位置、人力成本上有一定優勢,適合發展加工制造,近幾年又在招商引資方面出臺了很多優惠政策,吸引了大量跨國公司的投資,其投資增速將保持20%以上的增長。
3.技術升級帶來投資領域的變化。技術升級帶來產品的更新換代,特別隨著數字化、網絡化、平板化、融合化、服務化趨勢的深入,智能手機、平板電視、網絡設備、筆記本電腦、半導體、軟件與網絡服務等領域將保持較快發展,市場和投資增速有望保持兩位數的水平。
(二)國內形勢
1.國家宏觀調控措施將影響投資的增長。目前,國家為遏制國內經濟從偏快轉向過熱的勢頭,將調控固定資產投資增長作為重要的舉措,并于2008年實施從緊的貨幣政策,嚴格控制信貸過快增長;同時在土地供應上將采取更加嚴格的措施,特別是東南沿海的工業土地供應將日趨緊張,因此產業投資增速受此影響可能有所減緩。但是,如果能爭取國家在投資上對信息產業予以傾斜,并引導地方將信息產業作為經濟結構升級的突破口,調控措施對產業投資的沖擊將有所弱化。
2.加工生產的成本比較優勢弱化可能導致部分外資轉移的擴大。目前,隨著國家宏觀政策環境的調整,特別是人民幣升值加快、兩稅并軌正式實施、新的勞動合同法生效等,國內生產制造的成本逐步上升,原有比較優勢有所弱化。自2007年起,外資企業開始將部分投資外移轉向越南、菲律賓等國家,2008年這種現象可能有擴大的趨向。
3.產業結構升級進一步推動投資結構的變化。十七大提出推動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各部門、各地方正積極將這一精神落實到具體的領域,有利于加快電子信息產業改造傳統產業的步伐,促進傳統產業的信息化投資增長。數字奧運正式實施,新一代通信產品和數字電視的投資將繼續增長,也將拉動平板顯示器件投資的增長。另一方面,一些傳統產品的投資將逐步萎縮,特別是電子真空器件、部分技術含量低的電子計算機外部設備(如軟盤驅動器、針式打印機)、家用音響設備等,投資將繼續減少。
4.對外投資前景看好。目前,國內企業的競爭力不斷提高,通過對外投資調整結構的驅動力日益增強,部分大企業國際化經營的探索開始走向正軌;國家為緩解貿易順差過快增長和促進經濟結構升級,出臺了鼓勵對外投資的措施意見,這些都為電子信息企業對外投資的擴大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綜上所述,2008年電子信息產業投資存在一定機遇,但也面臨較大的挑戰,特別是技術業務轉型升級、全球產業資源整合和宏觀政策環境調整,導致各種不確定因素增多,形勢日趨復雜。要引導企業加快結構調整和適應宏觀環境變化,才能保障產業投資延續2007年平穩發展的勢頭。預計全年增速為25%左右。
相關推薦
-
-
| 2013-01-20
-
| 2013-01-20
-
| 2007-04-20
-
| 2002-09-25
-
-
| 2002-12-27
-
| 2012-05-15
-
| 2012-11-22
-
電子信息 | 2018-02-14
-
| 2013-01-20
-
| 2002-11-29
-
| 2012-05-15
-
| 2013-01-20
-
| 2011-05-23
-
| 2009-06-12
-
-
-
-
-
-
| 2002-10-04
-
| 2002-08-13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