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SCDMA建網初見成效 產業合作日益緊密
——
作者:
時間:2007-10-16
來源:賽迪網-中國電子報
產業鏈與運營商日益緊密
在信息產業部電信研究院日前舉辦的“3G在中國”大會上,信息產業部科技司副司長聞庫說:“TD-SCDMA已經實現了跨越式的進展,已經形成了包括系統、終端、芯片、軟件等較完善的TD-SCDMA產業鏈。”正是這條不斷壯大的產業鏈,在TD-SCDMA 10城市規模商用中,與運營商一道完成TD-SCDMA網絡建設與運營的開創性工作。
大唐移動副總裁陸武說:“我們與運營商緊密配合,一是對設備技術進行持續改進,即圍繞如何降低設備在實際工程中的應用難度,來幫助運營商快速建網,在這次擴大規模網絡試驗中,基帶拉遠型基站成為主流應用,即使采用射頻拉遠技術,集束電纜也代替了傳統分離式電纜,另一方面天線尺寸也在減小,6天線代替了傳統的8天線得到規模應用;二是對一些特殊場景覆蓋進行深度研究,我們與運營商一起針對海域廣覆蓋、高速移動覆蓋、地鐵覆蓋解決方案進行研究,在上海磁懸浮列車上,我們進行了高速移動下的TD-SCDMA性能測試,取得令人鼓舞的成果;三是研究新技術組網性能,比如對HSPA、MBMS、IP-RAN等組網技術的研究,這些都有助于儲備TD-SCDMA網絡發展新的動力,為未來TD-SCDMA運營商提供核心競爭力。”
已經推出TD HSDPA芯片的展訊公司CEO武平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說:“與以往我們做GSM/GPRS不同,正是由于TD-SCDMA,我們與運營商的接觸多了起來,而且在一起談論的是終端設備的核心技術。”
雙方的緊密合作,帶動著產業鏈步入發展的正向循環。“我們的產品已經能夠和世界其他產品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系統設備廠商已經完全掌握系統設備的設計、制造、新系統的開發。”聞庫說,“前一段時間看TD-SCDMA現場的時候,我很驚訝看到一個機架里面只有五六塊板,所以設備的集成度、技術程度、開發水平都處于非常高的層次。”
據悉,為了配合中國移動能夠順利完成北京、上海的網絡建設,由TD-SCDMA產業聯盟組團在高交會上展出的基站與天線,將向公眾說明其安全性。
基站輻射影響微乎其微
在北京和上海,由于基站量數多、小區居民不支持基站進入,導致目前進展緩慢的局面。“由于居民擔心輻射,現在不僅TD-SCDMA基站進入小區比較難,就是以前放進去的一些GSM基站也被清出來了。”一位專家說,“由于宣傳力度不夠,大家對基站輻射的擔心走入了一個誤區。”
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基站的輻射功率與距離的4次方成反比,TD-SCDMA的基站發射功率僅是1W,而居民與基站的距離最少在十米以上,其輻射僅僅有0.0001瓦,對人體的影響是微乎其微的,真正的輻射是來自手機,它與人體是近距離接觸的,而一般手機的功率就是1W。”
專家認為,不用說像TD-SCDMA這樣功率僅有1W的基站,即使是達到40W發射功率的GSM、CDMA基站,他們對人體的影響也是微乎其微的。
一些居民尤其反對在自己家樓上安裝,認為這種輻射是非常大的。專家告訴記者:“安裝在自家樓上,是最安全的。”他說,基站天線的發射波束就像探照燈的照射光區一樣,是打出去覆蓋對面樓宇的,而基站所在樓宇則存在“燈下黑”的覆蓋盲區,有經驗的人都知道,在基站塔下打電話,是沒有信號的,因此在網絡規劃時,該樓宇是由其他樓宇上的基站覆蓋,因此距離至少在幾十米以上,就更談不上近距離的輻射了。”
據悉,為了加快TD-SCDMA在北京、上海的建設進度,經過政府協商,各大機關站址已經開放,北京市政府也將參與協調TD-SCDMA的站址問題。
相關推薦
-
| 2009-07-06
-
| 2009-07-06
-
-
| 2002-05-25
-
| 2007-12-02
-
| 2009-07-06
-
-
| 2007-12-11
-
-
-
| 2002-05-17
-
| 2009-07-06
-
| 2007-12-21
-
-
-
| 2002-05-17
-
| 2007-12-11
-
| 2009-07-06
-
| 2002-05-30
-
| 2002-05-29
-
-
-
| 2007-12-03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