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激情综合一区二区三区,青柠影院免费观看电视剧高清8,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老年人,亚洲最大成人网站,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区在线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業界動態 > 手機電視需防圈地陷阱

手機電視需防圈地陷阱

——
作者: 時間:2007-07-12 來源:中國電子報
   上周四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節目中一則有關奧運期間數字高清和移動電視的新聞吸引了從事業務的人們關注——節目播出了有關CMMB移動多媒體廣播技術,這一由國家廣電總局確立的廣播電視行業移動多媒體廣播標準的外場測試情況。

  而當記者就CMMB外場測試情況展開進一步采訪時,卻聽到這樣的說法:CMMB進行場外測試,并不是說其標準化和產業化已經取得實質性進展,節目的播出更可以理解為是一次公關宣傳,很可能與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國標委)日前組織對現有各技術方案進行調研有關。

  有關的標準問題依舊延續了各標準各執一詞、謎團重重的局面。而離奧運開幕越來越近,相關陣營甚至開始采取“避開標準先商用”的策略。

  CMMB開始區域性網建

  “目前已經在北京開通了信號試驗,今年國慶期間將在除香港之外的五個奧運城市開通試驗。”國家廣電總局無線局副局長孫朝暉在電視節目中表示。

  據《中國電子報》記者了解,國家廣電總局于今年4月20日正式啟動了外場測(Field Test),測試內容主要有系統的抗多普勒、抗多徑、接收靈敏度、連續工作時間等,具體針對車載高速接收、人行低速接收、密集樓群接收、隧道橋梁環境接收、樓群內陰影遮擋區域接收以及這些環境下的覆蓋區域等。此外,還兼顧了淺室內接收、深室內接收的情況。

  而在此前,3月19日,首顆支持CMMB移動多媒體廣播行業標準的解調芯片IF 101由創毅視訊研發成功。創毅視訊是曾為中星微創始人之一的張輝博士所創辦,張本人也在新聞聯播節目中現身,介紹目前CMMB的唯一一顆信道接收芯片IF101。但業內人士都清楚,IF 101目前只是工程樣片,現在使用的手機均是工程樣機。

  《中國電子報》記者獲悉,創毅視訊大概生產了100余片IF 101工程樣片,與中興、聯想、華旗等七家終端廠商合作,在4月15日前將IF 101芯片導入CMMB工程樣機。現在參與CMMB外場測試的正是這些接收終端,包括手機、MP4接收機等多種形態。

  孫朝暉表示:“在城市道路上進行測試,應該說效果還是比較滿意的,下一步,在地鐵中或者高速行駛的列車上進一步測試信號。”據悉,就北京情況看,測試結果對室外覆蓋比較滿意,下一步將增加室內覆蓋。“今年國慶之前北京的地面覆蓋要全部做好。”張輝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6月1日開始,CMMB在北京開始了區域性網絡建設工作,按照計劃,今年12月1日到31日,CMMB標準的手機電視將開始商業化試運營,保證明年第一季度能在試運營中進一步優化,到2008年第二季度進入規模運營階段,用戶規模在20萬左右。

  而在信道接收芯片方面,據悉,今年8月30日,創毅視訊的正式芯片IF 120將投入試生產,10月1日以后實現產業化。“也許步伐走不了那么快,但2008年相關奧運城市還是能用上手機電視的。”一位技術專家判斷。

  國標委啟動摸底調研

  在CMMB按照既定的產業化進程逐步進行的時候,另一個陣營正在為手機電視的“國家標準”爭論不休。

  今年7月5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工業標準二部向各有關單位發出通知,對現有手機電視/移動多媒體技術方案進行實地調研。6月30日,國標委專門成立了“手機電視/移動多媒體國家標準專家評議組”,進行調研的正是旗下兩個評議組。

  去年年底,國標委曾下文要求現有各手機電視標準的提出單位在今年1月18日之前向國標委提交標準申請,此次調研是那次活動的延續。《中國電子報》記者獲悉,此次調研的范圍是“現有手機電視/移動多媒體技術方案”,包括了此前因自身意愿沒有向國標委提交申請的CMMB和因為錯過時間未能提交方案的TDMB。7月8日下午,記者在北京中標協辦公室列席了評議二組對TDMB的調研,前半部分為技術匯報和交流、演示,后半部分為評議組的閉門討論,并沒有任何結論性信息。因此,可以說,迄今為止國標委有關手機電視“國家標準”還沒有形成任何決定性意見,目前手機電視方面走得最完善的還是已經被確定為廣電行業標準的CMMB,但是國標委的相應步伐卻在明顯加快。

  據媒體報道,此前國家廣電總局因自恃已經是廣電行業標準并“懷疑國標委對標準征訂工作的企圖”而拒絕參加去年年底的國標委組織的標準申報。而新聞聯播對CMMB的報道和介紹,又恰恰在標準調研啟動之時,幾位接受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均表示“兩者不無關系”。

  CMMB商用化水平待驗證

  盡管CMMB的產業化時間表緊張而緊湊地排到了2008年8月奧運會開幕前,但還是有很多方面質疑CMMB最后的商用化水平,一些陣營甚至主張采用“先做出來,先用起來”的策略。

  “CMMB在2.6G頻段,穿透力不強,最后要在地面解決很多問題。”CDMB陣營一位人士告訴記者。按照CMMB的既定計劃,將在2007年年中基本完成主要標準的制訂,2007年年底完成標準體系中的各項標準制訂工作,這意味著從標準成熟到真正商用只有8個月的時間,很多技術專家認為屆時要真正做到成熟商用是“不能完成的任務”。

  “DAB+AVS的CDMB技術是目前最簡單又能避開韓國人專利的技術,DAB不要專利費,AVS定義了移動電視的第二版本標準P2已經制定,AVS芯片今年7月20日就能出來,即便芯片不成熟,還可以用軟方案在智能手機上實現,我們是奧運前最快捷的方式。”CDMB技術的推手、北京郵電大學教授樓培德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不過記者獲悉,世界DAB組織正和國家有關部門就DAB專利進行談判,韓國電子通信研究所2003年即向中國知識產權局申請了四項在DAB傳輸系統上提供包括視頻的多媒體廣播服務的相關技術專利,樓所謂的DAB不要專利費還有待驗證。

  清華大學教授楊知行則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數字電視地面標準的芯片已經比較成熟,無需太大改動就可以實現手機上的應用,如果能產業化,也可以比較快。”但他表示,清華目前只關注數字電視地面傳輸部分的產業化,手機電視不是現階段重點。

  海爾通信公司研發總監郭軍民在7月8日于青島舉行的“移動電視論壇”上發表個人作為技術專家的看法:從成本看,衛星廣播的成本變數取決于增補轉發的數量,而增補轉發數量又取決于覆蓋區域,基于使用地點分析和個人判斷,衛星廣播的成本或許要高于地面廣播;從手機電視內容看,地面廣播更易于同各地文化背景相結合,形成地域特色,對應的商業模式也更易于激發當地運營商的熱情;從終端功耗看,似乎衛星廣播電視也要高于地面廣播,“因此就個人觀點而言,地面廣播手機電視要優于衛星廣播”。

  謹防“事實標準”埋下專利陷阱

  “手機電視領域的多標準并存情況在近幾年內將一直存在。”同樣在前天的研討會上,In-Stat分析師李敏提出。In-Stat依舊非常看好移動電視功能,他認為,2010年支持移動電視功能的手機出貨量會達到5000萬部,是2006年水平的10倍。

  李敏認為:廣播方式的手機電視業務的不成熟給移動流媒體方式的手機電視業務帶來了機會。事實上,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兩家運營商和3G門戶網、GGTV等獨立移動視頻門戶正加緊為奧運優化流媒體視頻業務并組織針對性的視頻內容。

  還有一個機會則擺在一直伺機而動的韓國標準T-DMB面前。“現在在南方,韓國人又蠢蠢欲動,通過黑手機渠道方式已經賣了上千部(DMB)手機了。韓國人此前早就布好了點,總不忘記伺機而動。”廣州在線總經理楊越崗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國家廣電總局2005年曾在京、滬、粵三地試點建設數字廣播覆蓋網,三地都選擇了韓國的T-DMB制式,但去年5月三地T-DMB項目出現中斷,直到去年11月,北京電臺旗下北京悅龍公司才獲批“以數字廣播”形勢繼續開展,其中準許開設幾個視頻頻道。但去年12月30日,國家廣電總局又發出通知“加強移動多媒體廣播技術試驗管理”,規定“未經總局批準,任何單位不得擅自在廣播頻段和非廣播頻段進行任何形式的移動多媒體廣播技術試驗”,但即便這樣,據悉全國陸續建立DAB/DMB網絡進行試點的城市已經有八九個之多。

  “CMMB可以是一張全國全網的移動電視網,但還需要一張地方性的移動電視網,播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節目內容,兩者并不矛盾,還可以為今后運營積累經驗。”一位地方廣電運營商向《中國電子報》記者表示。由于各地移動通信運營商在陸續開展流媒體手機電視業務,地方廣電運營商既受到要求合作的推動同時也感到壓力,這時,很多“先做起來,到時候變成事實標準”的想法應運而生,也使一些國外標準有機可乘。“韓國人先給你吃玉米,接著就是大棒啊,大家一定要警惕。”楊越崗呼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