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電腦入股冠捷科技 殺入顯示器巨頭行列
——
作者:
時間:2007-05-17
來源:新浪科技
堅持國際化戰略是長城面向全球化競爭的主導策略之一。1994年長城首次與國際巨頭IBM組建合資企業長城國際,自此揭開了長城國際化合作的序幕。在此后的十幾年間,長城堅定不移地以“國際間企業合作、全球化大規模制造”為目標,相繼與IBM、日立、艾科泰、金士頓等國際巨頭合作,成立了IIPC、ISTC、海量存儲、長科國際、金長科、IBM租賃等大型合資企業。形成了長城旗下產業聚集和產業鏈互補的合資企業群,有力的提升了長城在全球IT產業最重要的生產制造基地之一的地位和。如今,長城除CPU和主機板外,已成為國內企業中唯一擁有完整的電腦零部件生產制造體系的企業。據統計,全球每五臺電腦就有一臺在使用長城電腦生產的配件。
顯示器行業未來將繼續演繹“大者恒大,強者恒強”的產業競爭格局,企業規模不能迅速擴大就可能面臨市場的淘汰。盡管目前長城顯示器業務在國內專業市場中位居首位,但與國際巨頭相比仍然有一定距離。整體市場份額較低,規模偏小是阻礙發展的重要阻力。通過資本市場的運作,提高上游資源獲取能力,對快速提高企業規模、降低運營成本、將會顯得越來越重要。
今年4月長城董事長陳肇雄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說過“企業走出去的主要目的就是能夠在全球范圍內獲取和配置產業發展資源,從而做優做強企業核心競爭優勢,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此次收購冠捷股份體現了長城實施走出去戰略的重要舉措,為未來更大的國際化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據資料顯示,冠捷科技顯示器產業占全球市場份額的28%,居世界第一位。冠捷科技的前身是AOC愛德蒙。2005年,冠捷科技成功完成了對飛利浦OEM顯示器業務、品牌顯示器和平板電視外包業務的并購,至此,冠捷科技超過韓國三星,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電腦顯示器制造商。目前,冠捷科技已在全球建立了龐大的工廠制造體系,完成了在南美洲、捷克、波蘭、巴西、德國、荷蘭、印度等全球各大洲的工廠布局。
以制造起家的冠捷科技原本就擁有雄厚的制造實力,其代工客戶不乏DELL、IBM、HP等重量級品牌,而飛利浦則在設計制造方面亦有著相當豐富的經驗。特別是將飛利浦在全球的四大制造工廠,及研發部門也全部納入囊中后,更進一步增強了冠捷科技整體的制造、技術實力。而這一切,隨著長城電腦對冠捷科技的并購,都將轉化成為長城電腦的強大助力。同時,來自飛利浦在全球范圍內的品牌以及渠道上的支持也將成為長城電腦拓展國際市場的利器。據業內人士透露,隨著去年年底冠捷科技新產品的陸續推出,其2007年首季業績喜人。
據悉,長城并入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CEC)后,就確立在其核心業務顯示器市場上實現跨越式發展。而此次整合冠捷科技業務完成并購后的長城電腦,在顯示器制造能力、技術實力、渠道拓展以及國際市場的開拓等各個方面都將進入一個更廣闊的平臺,在短期內快速提高企業規模、降低運營成本、提高上游資源獲取能力上獲益非淺。并為實現CEC集團跨越式發展產生重大推動力。
相關推薦
-
| 2010-02-10
-
| 2002-05-17
-
-
| 2003-02-13
-
| 2009-10-26
-
-
| 2009-07-06
-
| 2009-07-06
-
| 2009-07-06
-
| 2002-11-29
-
-
| 2009-07-06
-
| 2007-02-16
-
-
| 2003-03-26
-
| 2008-01-06
-
| 2007-03-23
-
-
-
| 2007-03-15
-
| 2009-07-06
-
| 2010-01-18
-
| 2010-01-18
-
| 2002-11-19
-
| 2007-12-24
-
| 2010-01-18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