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學掃地再當經理 人事部經理對話大學畢業生
——
作者:
時間:2007-04-29
來源:
橋梁嘉賓
楊宇占浙江銀泰百貨有限公司人事部副主管
徐彩虹杭州星都賓館人力資源部
胡松希中國人力資源協會理事
杭州市青年職業發展指導中心人力資源專家
來自浙江大學、浙江工業大學等高校應屆畢業生
大學生:十年寒窗,怎能下食堂打湯?
小高(浙江大學中文系研究生):這段時間我很忙,忙著焦慮。找工作真的不容易。前兩天我同學去一家公司應聘,現在看來又是一場白忙活,因為對方要求他在試用期間去單位大食堂為員工盛湯。雖然我們這些急著工作的同學都知道這是基層鍛煉,如果在這里工作,就得從基層做起,但想想是一回事,下決心做又是另一回事。我擔心萬一“臥薪嘗膽”后,仍然沒有得到我想要的職位,還有就是拉不下臉,難道大學幾年等的就是這樣一個結果?
楊宇占:就拿我們做百貨業來說,選擇一個畢業生,首先會看他是否適合做零售業,是否適合這個行業。當然,這不是僅從一次面試中就能看透的,所以我們會給這些畢業生提供基層崗位的工作,先練習起來,熟悉整個公司的工作流程。一般實習期為三個月,從營業員到收銀員再到營管員,工作角色的變換并不是公司想當然的舉措,它是要讓畢業生鍛煉對瑣碎事件、應急事件、投訴處理等等的處理方式,而單位也會在考察中認準員工的發展方向,把他放在合適的職位上。
但遺憾的是,有不少畢業生就是“倒”在基層崗位上。他們在面試時會說自己能勝任這個基層崗位,會說自己能吃苦,但真到實際工作,沒兩天就會“逃跑”。他們在終止實習報告中的理由五花八門,有吃不消站柜臺的,有家長不同意的……
用人單位:大堂經理從鋪床掃地做起
不光是畢業生著急,用人單位也在為找不到合適員工煩惱。這段時間,杭州星都賓館人力資源部的徐彩虹已被各部門催得頭大,因為大家都在向她要員工。
我手里真的很缺適合的人才。比如現在賓館需要一個大堂副理,學歷要求專科;但大學生進來后,首先要從服務員做起,可很多人都吃不消這一關。我們有個實習生進來應聘大堂副理,可做了兩小時服務員就走了,跟誰也沒打招呼。對于我們來講,又得去找一個人來。
我們賓館一般招的是旅游專業畢業生。他們初來應聘時,我們都講明首先要從基層做起,比如端盤子、鋪床、打掃客房。只有了解了這些基本工作,才能在日后處理更負責的事件。但很多同學等不到那一天,或者他的實際水平并不像簡歷中那么優秀。
從基層開始做起,這一段經歷對大學生來說,也許會成為日后重要的人生積累和財富。銀泰百貨的楊宇占舉了一個實際的例子:一位重點大學畢業生,進入公司后同樣從營業員做起,在商場門口賣了半個月的化妝品,最后她堅持下來了,現在已是分公司副總。由此可見,畢業生把自己從學生轉變為社會人的過程中,如果心態能調整一番,找工作的結果也許就不一樣了。因為大學生學習能力強,從基層做起,其實這當中蘊藏很多晉升的機會,這段經歷也許以后還會成為提升的資本。
篩選簡歷:招聘單位看重什么?
小張(浙工大工商管理專業):每次參加招聘,感覺招聘單位總能收到上百份的簡歷。在簡歷的篩選過程中,用人單位會有什么樣的標準,或者說最看中什么?
楊宇占:篩選簡歷會和面試結合起來。就我們服務行業來說,在面試中首先看中的是儀容儀表,學生就是學生樣,整潔大方即可,并不是說一定要打扮得跟白領一樣。其次,在面試中我們也比較看重應聘者的談吐,主要是看他所表達的東西和我們期望的是否吻合。我希望大學生能對要應聘的公司有一定了解,而不是為了就業率、戶籍問題或者只看中這個單位的口碑或名氣而盲目地投遞簡歷。最后關于簡歷,我認為簡歷條理清晰、重點闡述清楚就行,不一定要復雜花俏。我曾經收到過一份簡歷,雖然只有一張A4紙,但它把應聘者本身的優點、成績等需要注明的東西說得明明白白,這樣的簡歷我們比較欣賞。
供需對口:擇業指導師送你七種武器
一方面是畢業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企業招聘不到好員工。怎樣讓供需對口,讓雙方都滿意。中國人力資源協會理事、杭州市青年職業發展指導中心的人力資源專家胡松希給出了一些建議:
大學生首先要有良好的敬業精神和工作態度:既然做出了選擇就要對其負責,忠誠于企業和老板,做到“干一行,愛一行”。
第二要有較好的專業能力和學習能力:專業能力只是就業的一塊“跳板”,只有在工作中通過不斷地學習來充實自己、提高自己,才能面對激烈的社會競爭。
第三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行和敏捷的反應能力:適應快速的工作節奏,處理讓你措手不及的突發事件都需要敏捷的反應能力。
第四要善于溝通:所謂“獨木不成林”。企業是個集體,要做好工作靠的是同級以及上、下級之間的溝通與合作。
第五要能夠合群:只有把自己融入到企業這個群體當中,才能創造一個和諧的工作環境,也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有所作為,個人能力再強但性格孤僻不合群也不行。
第六要有良好的身體狀況。
第七要自我了解:人貴有自知之明,根據自己的長處與不足,揚長避短,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
試用期最長不超過6個月
小何(浙工大中文系):應聘某房產公司,各方面條件都合我意,但他要求試用期6個月,我覺得對于一家私營企業來說太長了。對于試用期是不是有一個普遍的規定?
胡松希:試用期是必要的,是企業和員工相互了解的磨合期。但關于試用期限,國家有明確規定,一般為合同期限的1/12,最長不超過6個月;兩年以下的,試用期一般為合同期限的1/12。
違反就業協議需要交納違約金?
小潘(寧波萬里學院新聞專業):前段時間,我跟一家公司簽定了就業協議,現在我另有工作不準備去這家公司了,但對方要我交3000元的違約金。這合理嗎?
胡松希:就業協議不具備法律效力,因此,所謂的違約金應該是由用人單位和應聘者在簽定協議時協商而定的,并注明在“備注”欄中。如果你在簽定協議時商定并注明了3000元的違約金,那現在你違約了就得交這筆錢。
專業知識只是一個工具
小高(浙大研究生):前幾天,我到一家物產公司面試。看了我的簡歷,對方覺得還不錯,但他告訴我,公司將往投資方向發展,要我自學一些投資管理、金融等方面的知識。我想了很久,自己一個學中文的,要掌握投資金融等的知識是不是會很難,反正我也搞不清楚自己,最后沒有簽合同。
胡松希:你學的中文只能是一種工具,而不應把自己僅僅定位在搞文字工作上。其實做每項工作都一樣,必須在工作中不斷豐富自己、提高自己才有出息,你對自己要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學好投資金融,大學里其中一項就是培養學習力。這么好的公司你應該簽定合同的。
相關推薦
-
| 2013-09-16
-
-
-
-
| 2013-09-18
-
-
-
| 2005-02-23
-
| 2003-03-17
-
-
-
| 2013-09-16
-
求職 | 2008-07-24
-
| 2003-05-13
-
| 2013-09-13
-
| 2003-03-28
-
-
| 2004-01-02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