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傳送網建設應注意的問題
3G傳送網是在現有傳送網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利用現有傳輸網絡的有線、無線傳送方式及WDM、SDH等傳輸設備資源,對現有網絡在網絡容量、網絡利用率、網絡承載業務類型等方面進行擴容和改造,從而使網絡能夠滿足3G業務對語音、數據、圖像的傳送要求,為3G業務的開通提前打好堅實的基礎是3G建設初期的工作重點。建設3G傳送網時要考慮將來的擴展與維護,以及網絡的管理,還有兼容性和安全性等問題,因此要求網絡規劃具有前瞻性,使傳送網快速而經濟地擴容和升級;在維護方面則要求實現有效的分層管理,便于快速定位故障,所以網絡應有豐富的管理功能,能完成業務實時調配、故障告警定位、性能在線測試等操作;兼容性是指3G系統與現有的大量GSM、GPRS的2G和2.5G設備相兼容,使網絡漫游互通與平滑演進;安全性要求傳送網對所有業務的安全提供保障,在單點出現故障時不應該影響整個網絡的正常運行。傳送網一般包括一級干線、二級干線和城域網,下面介紹二級干線和城域網在3G改造過程中的一些問題。
2、黑龍江移動二級干線的建設
2.1 黑龍江移動二級干線承載的業務
黑龍江移動二級干線覆
2.2 建設黑龍江移動二級干線應注意的問題
2.2.1 建設3G的兩種選擇方式
2G傳送網二級干線容量一般都預留了部分通道和接口,所以,建設3G時就有兩種方式可選擇。
方式1:利用現有空閑資源開通3G業務,2G業務和3G業務在同一平臺上傳送,待資源不足時再為2G和3G業務擴容;
方式2:現有空閑通道留給發展2G業務使用,新建3G傳輸平臺,也就是2G和3G業務在不同的平臺上傳送。
兩種方式各有利弊,第一種方式有利于保護目前投資,第二種方式便于以后的升級和智能管理。所以,對于目前投資受限而2G現網空閑資源較多的運營商,建議采用第一種方式;對于目前2G現網空閑資源不多的運營商,建議采用第二種方式,為3G業務組建新的傳輸平臺,在3G平臺上選用接口更豐富、管理更智能的設備,為以后的升級和管理打下堅實的基礎。
2.2.2 消除現網隱患,提高網絡安全性
(1)SDH設備主子架和擴展子架之間的連接要按1+1保護配置。
早期的省內二級干線傳送網中,為了開通電路,網絡安全考慮的不夠全面,省內干線各節點的主子架和擴展子架之間以單板相連。隨著擴展子架越加越多,單板失效引發的故障也越來越多,以至于運營單位不得不花費很多的精力來改造這些節點。所以在建設3G傳送網時,要充分吸取教訓,做好主子架和擴展子架的1+1保護。
(2)把相同類型的業務分散配置到不同的擴展子架上。
如果將某一類型的業務都集中配置到同一個擴展子架上,一旦擴展子架失效,所有的業務都將中斷。把相同類型的業務分散配置以后,即使有擴展子架出現故障,還有另外的擴展子架可以保障業務正常處理,不至于使業務全部中斷。
(3)不要使光纜所有進出局方向共用同一個局前井
干線系統光纜的物理路由幾乎都是成環的,某一方向的光纜出現故障時,整個系統仍能正常運行。但如果兩個方向的光纜同時出現故障,則會引起整個系統的徹底癱瘓,所以各方向光纜從一個局前井進出局是光纜同時出現故障的最大隱患,必須避免。
2.2.3 配置二級干線電路
省內二級干線業務一般需要電路多,配置干線電路時,應以VC4為主,以便管理和調度。
3、建設城域網應注意的問題
3.1骨干層和匯聚層的建設
3.1.1骨干層和匯聚層現狀
城域網分為骨干層、匯聚層和接入層。骨干層和匯聚層是城域網的重要部分,它們的容量、可擴展性、可維護性、可管理性、兼容性和安全性在城域網里自然十分重要,除省會和重要城市的骨干層采用10Gbit/s設備外,一般都是一個或多個2.5Gbit/s設備組成的環網,所以,骨干層和匯聚層必須在3G業務開通之前進行擴容和改造。
3.1.2應注意的問題
(1)骨干層
由于市場上10Gbit/s設備價格居高不下,在滿足業務要求的情況下,各地市應該優先選用2.5Gbit/s環疊加。對于省會或大地市骨干層,3G業務一旦開通,帶寬需求會很大,應該在原有傳送網的基礎上,新建一個或多個10Gbit/s環,選用智能光網絡設備,為以后的Mesh組網做好準備。
(2)匯聚層
對于匯聚層,一般2個2.5Gbit/s環或1個10Gbit/s環就可以滿足兩年內所有業務的傳送要求,在業務量不大的地市只需要再搭建一個 2.5Gbit/s環即可。從理論上講,通過在原有2.5Gbit/s設備上增加2.5Gbit/s光板即可再組建一個2.5Gbit/s環。但是由于多數廠家原有2.5Gbit/s設備在交叉能力和槽位上的限制,需要在每個匯聚層節點新增一個2.5Gbit/s設備才能新建一個安全高效的 2.5Gbit/s環系統。建議在業務落地的交換局,將原有2.5Gbit/s設備更換為交叉能力大、槽位豐富的智能光網絡設備;在業務量相對大的地市,如果兩個2.5Gbit/s環也不能滿足預測業務的帶寬需求,則必須新建一個10Gbit/s環取代原有2.5Gbit/s環。為保護投資,可將原有 2.5Gbit/s設備拆除后,放到需要2.5Gbit/s環的地方。
(3)改造匯聚層時,盡量減少業務
匯聚層各節點下面連接了若干子環或鏈形系統,為了減少業務中斷時間,應該選擇光口割接的方案。
①如果疊加2.5Gbit/s環,在建成新的2.5Gbit/s環形系統后,原2.5Gbit/s環的子環或鏈形系統中的一部分要通過光口接至新環,另一部分仍留在原2.5Gbit/s環形系統中。部分光口的割接,中斷時間短,又選擇在晚上業務量小的時間,對業務影響不會很大。
②如果新建1OGbit/s,為了盡量減少業務中斷時間,有兩種方案:
方案1,先建新的10G環,測試完畢后將原2.5Gbit/s接入的所有子環或鏈形系統通過光口割接至10Gbit/s設備上。割接過程中所有的業務都中斷,并且要保證在割接時所有割接點都有施工人員在場。一旦某個2.5Gbit/s節點的割接不成功,所有節點都要恢復到原有狀態。整個割接過程軟件調整數據量大,中斷時間長,涉及硬件設備多,風險大。
方案2,增加部分板件可以減少割接風險,減少業務中斷時間,提高網絡安全性,也就是先建新的10G環,測試完后,在樞紐節點將新增10Gbit/s設備與現網的2.5Gbit/s設備用光口連接起來,或者在其它節點也用光口把10Gbit/s設備與現網的2.5Gbit/s設備連接,這樣割接時就可以在單個2.5Gbit/s節點操作,不影響其它節點。整個環的升級分成幾個時段完成,減少了業務中斷時間,也減少了割接風險。
(4)以VC4顆粒為接入環配置電路
在以前的設計中,匯聚環上配置的電路以VC12為主,在樞紐節點為各接入環節點配置的電路在匯聚環節點不做處理直接轉至接入環各節點,這種配置方式可以按照接入環節點的實際電路需求配置電路,提高了帶寬利用率,但是這種配置方法會占據樞紐點SDH設備的低階交叉,而SDH設備的低階交叉能力是有限的,尤其 2.5Gbit/s速率的SDH,低階交叉一般只有5G,隨著業務量和接入層節點的增加,很多地方樞紐點設備的低階交叉能力已成為擴容的瓶頸。匯聚層改造后,帶寬比較充裕,同時接入環節點的電路需求會隨著3G業務的開展迅速增加,建議為各接入環配置電路時在匯聚層以VC4為主,經匯聚節點打散后再轉至接入環各節點,這樣就把原來集中在樞紐點設備實現的低階交叉分散到各匯聚節點,解決了樞紐點設備低階交叉的瓶頸,同時也便于以后接入環的擴容及電路的管理和維護。
3.2接入層的建設
大約有60%3G的節點與2G節點共站,共站的基站原則上只需擴容傳輸系統。此時要考慮將來新建的3G節點并預留容量。由于現網接入環多為 155Mbit/s環,所以,改造接入環分為155Mbit/s拆環或擴容為622Mbit/s兩種方式。原則上,光纖緊張的段落應考慮擴環,光纖資源富裕的段落考慮155Mbit/s拆環。
(1)如何配置接入環上的節點數
3G節點業務按2M配置,數量一般在4至8個2M。如果與2G共站,則每個節點配置7至11個2M。所以每個155Mbit/s接入環節點數量不宜多,控制在6個左右。時隙配置要有一定的富裕,為接入的其它數據業務預留。
(2)新建3G節點的接入設備
以集成型155/622Mbit/s光傳輸設備為主,在光纜無法到達的地方,可以采用微波、LMDS等無線手段做必要的補充。
相關推薦
-
| 2007-12-03
-
-
-
-
| 2009-07-06
-
| 2009-07-06
-
| 2009-07-06
-
| 2002-05-30
-
| 2008-01-05
-
| 2002-05-17
-
| 2007-12-22
-
| 2002-05-31
-
-
-
| 2002-05-17
-
| 2009-07-06
-
-
| 2002-05-29
-
| 2009-07-06
-
| 2007-02-09
-
| 2007-02-09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