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位處理器
作者:金鐘編譯
時間:2005-01-15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2004年9月A版
今天大多數計算機采用的是32位處理器(諸如Intel的Pentium),運行32位操作系統(包括Windows XP、Mac OS、 Unix和Linux)。回溯以往,計算機曾用過8位微處理器(如Zilog Z80),然后迎來了16位芯片(Intel 8086和Motorola 68000)。這些位數表示了CPU能在單一時鐘周期處理的指令字長。64位是CPU發展的下一步。64位微處理器能在單一時鐘周期里處理大量64位的數據和指令,使它比32位CPU在某一時刻可同時訪問多得多的存儲器和處理更多的過程。
雙雄打拼64位處理器
業界巨頭Intel從1991年開始從事64位處理器,2001年率先推出了采用64位Itanium CPU的系統。但是,Intel的開發商們過早地選擇了一種與常用X86(即IA-32)完全不同的標準。因此,該平臺在運行32位應用軟件時,不得不依賴于效率很差的仿真模式。這家引領業界的廠家根本上看錯了市場的需求,由于缺少了真32位的兼容性,導致Itanium的尷尬歲月。2003年全球大約銷售了530臺服務器,其中467萬(占87%)是32位
相關推薦
-
| 2002-05-14
-
| 2007-02-09
-
| 2008-07-14
-
-
-
| 2008-07-09
-
| 2007-02-09
-
| 2002-05-14
-
| 2008-07-08
-
| 2002-05-14
-
| 2009-07-06
-
| 2008-07-14
-
| 2002-05-14
-
| 2007-02-09
-
| 2007-02-09
-
| 2008-07-09
-
| 2009-07-06
-
| 2007-12-12
-
| 2002-05-13
-
| 2009-07-06
-
| 2009-07-06
-
| 2009-07-06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