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產部禁令難阻Wi-Fi水貨手機熱賣市場
——
作者:
時間:2007-03-12
來源:
Wi-Fi全名為Wireless Fidelity(無線保真),其與藍牙技術一樣同屬于在辦公室和家庭中使用的短距離無線技術,帶有此功能的Wi-Fi手機可以通過Wi-Fi無線局域網實現網絡電話功能,讓用戶在撥打國內或國際長途電話時只需花費很低的資費、甚至免費。
據知情者透露,目前我國已經在各地建立超過1萬個Wi-Fi局域網,其中多分布在機場、寫字樓、賓館酒店、咖啡廳等地,也就是說在這些地方,Wi-Fi手機均會得到應用。該人士同時介紹,到目前為止,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是Wi-Fi用戶最多的地區。
Wi-Fi手機可以節約大量的話費,因此其倍受用戶的喜愛,而諾基亞、摩托羅拉、三星等廠商也相繼推出了帶有Wi-Fi功能的智能手機。
不過,在此之前信息產業部規定不允許帶Wi-Fi功能的手機在國內上市,因此很多廠商不得不在手機進入中國前,將已有的Wi-Fi功能屏蔽。
“市場有需求,政策受限制,這些外部
因素促成了Wi-Fi手機成為水貨市場的熱點。”易觀國際手機終端分析師張燕玲對《財經時報》記者表示。
阻擊Wi-Fi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信息產業部限制Wi-Fi手機在國內銷售出于以下兩個原因:一是與運營商的利益有關;二是與WAPI有關。
張燕玲介紹,Wi-Fi頻段是無需運營執照的免費頻段,因此虛擬運營商自主推出的無線網絡電話服務將不再受運營商的掌控。
只要有Wi-Fi無線互聯網的地方,用戶就可以通過Wi-Fi手機連接到虛擬運營商的軟交換服務器上,通過互聯網撥打電話。虛擬運營商只要和運營商做正常的電話落地結算,這筆費用遠比正常的通訊費用低廉,顯然,這會直接影響運營商的收益。因此國家對Wi-Fi終端的限制保護了運營商的收益。
“保護WAPI標準也是信息產業部限制Wi-Fi手機的重要原因。”張燕玲說。
提Wi-Fi不能不提到WAPI(WLAN Authentication and Privacy Infrastructure),其中文名稱是“無線局域網鑒別和保密基礎架構”,這是無線局域網的另外一種傳輸協議,也是我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無線局域網安全技術標準。
近年來,國內一直存在著WAPI與Wi-Fi的爭論。
Wi-Fi其實是Intel公司聯合眾多廠商組成的聯盟推出的標準,以802.11b標準為基礎,應用較廣。不過在安全性方面,Wi-Fi存在不足,因而我國對Wi-Fi的安全性進行了改進,推出了自己的標準WAPI.并曾計劃在2004年6月1日以后全面實施,實施后Wi-Fi標準的產品將不能出現在國內市場。
但是此標準在推進時受到Wi-Fi支持者的諸多阻撓,后來被無限期推遲實施。資料顯示,WAPI在申報國際標準時還曾遭遇不公正對待,失去了成為國際標準的機會。
要支持WAPI,國內市場是最后的陣地,因此輕易放開Wi-Fi必將對WAPI的推進產生不利影響。
夾縫中生存
雖然信息產業部規定不允許帶Wi-Fi功能的手機在國內上市,但事實上,對于Wi-Fi這塊大蛋糕,國內眾多的企業早已蠢蠢欲動。
2006年3月,北京派瑞天科無線技術有限公司就研發出了全球首款GSM/Wi-Fi雙模手機,這款名為“hipi”的手機主要投放在IT賣場,資料顯示當時他們借用的是CECT的手機生產牌照。
據悉,該款產品可以在GSM與Wi-Fi之間自動轉換。當沒有Wi-Fi熱點時,手機通過正常的GSM網絡通信,一旦進入Wi-Fi熱點區域,手機撥打電話就自動切換到了網絡電話模式。
“手機撥打網絡電話不需要和任何人談合作,只要有Wi-Fi無線互聯網的地方,就可以通過這款手機撥打電話了。”與派瑞天科在網絡電話方面合作的中寬網信首席運營官余輝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而這款手機在WiFi熱點區域內撥打電話,資費便宜得令人咂舌,在Wi-Fi熱點區域內,用此手機打市話、國內長途、國際長途話費可以分別便宜到0.1元/分鐘、0.15元/分鐘、0.3元/分鐘。
不過,該產品直到現在也沒有在市場上熱起來,甚至現在去賣場已經很難見到其蹤影。業內有人分析,很可能是政策的監管因素。
事實上,不只是北京派瑞天科,很多巨頭也在背后等待時機,一旦有機會將大規模殺進VoIP個人消費市場。
據業內人士透露,這幾年,Wi-Fi與網絡電話技術的結合一直是設備商看好的熱點,思科、北電、阿爾卡特等巨頭一直都在積蓄力量,甚至推出相關應用產品,不過在Wi-Fi手機市場上,他們目前還沒有動作。
相關推薦
-
| 2014-12-31
-
| 2009-10-26
-
-
-
| 2014-12-26
-
-
-
| 2015-06-15
-
| 2014-12-31
-
-
| 2009-04-12
-
| 2010-02-10
-
| 2007-09-13
-
| 2010-01-18
-
-
| 2008-01-03
-
| 2010-01-18
-
| 2014-06-12
-
| 2007-03-15
-
-
-
| 2014-12-31
-
| 2014-12-15
-
| 2013-05-17
-
| 2014-12-31
-
| 2014-12-31
-
| 2007-03-30
-
-
| 2010-01-18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