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激情综合一区二区三区,青柠影院免费观看电视剧高清8,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老年人,亚洲最大成人网站,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区在线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業界動態 > 廣東聯通套餐惹政策爭議 單向收費風波不斷

廣東聯通套餐惹政策爭議 單向收費風波不斷

——
作者:曹增光 時間:2006-08-03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手機資費降低了,漫游費和長途費也開始松動,固話資費取消包月費的呼聲更是一浪高于一浪,但手機單向收費就是千呼萬喚不出來。不論中國移動還是中國聯通,在電信資費整體水平持續走低的情況下,名目繁多的“接聽包月”、“XX套餐”等“準單向收費”業務事實已基本接近單向收費,但明確的單向收費仍然是政策禁區,挑戰者隨時可能“觸電身亡”。 

  7月19日,廣東聯通的一款“世界風”套餐業務就惹來了不少的麻煩。從開始的“單向收費”、“免月租”到最后的接聽包月,中間傳言被信產部和廣東通信管理局“叫停”,再到廣東聯通“宣傳錯誤”的自圓其說和外界所言的“虛假宣傳”,捅馬蜂窩的恰恰是單向收費。 

  單向收費一波三折 

  7月19日,廣東聯通宣布在全省同步推出“單向收費、無月租”的“世界風”市話套餐,最低58元,最高368元,可以本地免費接聽所有來電。而以往,主叫資費優惠與接聽包月是兩條平行線,用戶是不能同時申請的。58元-368元的套餐費用變成了一種最低消費,而且只須支付打出的主叫費用。在外界看來,這基本可與單向收費劃等號了。 

  在聯通推出該套餐不到一天,7月20日,廣東省通信管理局就有了強烈反應,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國家政策還不允許移動通信資費實行單向收費,電信運營商的任何“單向收費”宣傳都是對消費者的誤導,一旦實施將立即叫停。隨后有消息稱,廣東聯通在程序上已經違規,通信管理局將組織檢查。 

  當“叫停”消息此起彼伏時,廣東聯通如坐針氈。7月21日,廣東聯通澄清:“世界風”套餐僅僅是接聽包月,不是單向收費,這是媒體的誤解或“素質不高的營業人員的錯誤宣傳”。而且,該套餐已經得到了廣東省通信管理局的備案和批復,并不存在被“叫停”。 

  單向收費如同窗戶紙 

  據悉,7月19日,廣東聯通市場部給媒體的一份宣傳資料中很明確地寫著:市話套餐“單向收費、免月租、打出0.16元每分鐘”,這才是惹起事端的源頭。有人士猜測,廣東聯通早期向個別媒體提供的宣傳口徑違反了通信管理局的規定,但沒想到會引起如此軒然大波。作為資費政策的監管部門,廣東通信管理局自然不會讓單向收費業務在自己眼皮底下明目張膽地登陸,因此,才會引起“叫停”之說。 

  7月21日,通信管理局批復的《關于廣東聯通新增“世界風”市話套餐資費政策的批復》復印件顯示,省通管局還對廣東聯通提出了多項重要要求,其中包括“應該按照規定對電信業務實行明碼標價,業務宣傳應該準確、客觀,符合實際,不得進行‘免月租’、‘單向收費’、‘接聽免費’或其他虛假宣傳,不得以任何方式誤導用戶”。 

  有知情人士透露,20日大批媒體連篇累牘對“單向收費”的報道,引起了信產部的注意,要求廣東省通信管理局徹查此事,因此,不管是廣東聯通還是省通信管理局才會如此興師動眾。 

  廣東省通信管理局副局長張愛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監管方式的改革,電信資費市場化程度已不斷提高,電信企業擁有了極大的自主定價權。“對于電信企業報送的資費方案,只須符合以下3個原則就會得到支持:一是不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二是不妨礙公平競爭,三是不低于成本進行惡意競爭。”但信產部在對待單向收費上,是絕對不含糊的。因此,廣東聯通才會緊急辟謠,給出一個“媒體誤讀”或“素質不高的營業人員的錯誤宣傳”的解釋。明眼人都看得清楚:單向收費就如同一層窗戶紙,一捅即破。 

  單向收費未必利于用戶 

  7月25日,廣東聯通副總經理鄧立新對記者表示,“新推出的套餐并沒有受影響。從7月20日以后相關廣告已陸續刊出,聯通各大營業廳也都在進行該套餐和1元購機的業務受理。” 

  現在看,“接聽包月”已成為單向收費的擋箭牌,一大批“準單向收費”業務都是以“接聽包月”的名義浮出水面,因為,“接聽包月”是國家政策允許的。 

  其實,擦邊球四起的局面對消費者更有利。中國電信北京研究院專家游五洋表示,目前政府部門和消費者之間有認識上的偏差,消費者認為,實施手機單向收費后資費水平會下降一半。實際并非如此,單向收費可能會帶來資費水平的提高。而且,單向收費涉及到運營商間的結算體系。目前,固話運營商(如電信、網通)撥叫移動運營商(如移動、聯通)是不需要支付結算費用的,而移動運營商主撥固話運營商號碼則需交納0.06元/分的費用;聯通與移動間互撥都不涉及結算費用。但實施單向收費后,固話資費勢必將抬高,而聯通由于用戶規模小于移動,勢必將掏出額外的結算費用,聯通的結算成本也將上升,整個電信資費體系將面臨推倒重來的問題。單向收費牽一發而動全身,因此多少年來一直巋然不動。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