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T斯達康轉型回馬槍 依靠手機轉戰國內
——
作者:南方都市報
時間:2006-07-18
來源:
一年前,UT斯達康總裁吳鷹雄心勃勃地規劃UT的航向:“UT斯達康只做兩件事情,一個是寬帶,一個是無線。”
而現在,被吳鷹有意略過的手機,卻無疑成為UT斯達康重整旗鼓的一枚關鍵的棋子。6月28日,UT斯達康推出的雙模雙待機手機T66正式拿下中國聯通“世界風”雙模手機10萬臺定制采購訂單,一天后,UT斯達康高調宣布,公司將為中國電信提供30萬QBOX(靈通無繩)終端。
“UT更加注重利潤水平的提高。公司計劃明年年中實現收支平衡,而終端將是公司重要的收入來源和核心業務之一。”UT斯達康公司高級投資關系經理張純表示,拓展移動通信終端產品,已是UT斯達康長期發展戰略的重要部分。
雙模手機助力轉型
上月末,UT斯達康首次成為中國聯通“世界風”戰略推廣的合作伙伴,10萬臺的采購數量以及3億元的總金額,意味著這家中國電信和中國網通的主要供貨商,終于成為聯通核心伙伴之一。
“我們不會去做與其他廠商一樣的手機,而是做有特色的、細分市場的產品,雙模是UT斯達康的技術強項。”UT斯達康高級副總裁、手機事業部總經理楊守全這樣表示。
該公司相關業務人員同時表示,一方面,雙模將是UT在手機終端領域最重要的優勢,另一方面,為運營商定制手機將是UT在手機市場的重點策略。“應該不會自建渠道,肯定還是配合運營商定制策略、研發生產雙模產品。終端的業務量會占到UT全部業務的50%。”
從海外市場殺回國內
“大家習慣性把UT斯達康和小靈通畫上等號,但在手機終端領域,我們已經有了相當的技術實力和市場地位。”張純強調,去年UT斯達康在北美銷售了730萬部CDMA手機,銷售額占總營收的50%。
“此前UT在國內更注重小靈通,基本放棄了國內手機市場。而中興除了小靈通外,其他手機終端在國內市場上的份額都要高過我們。”UT斯達康內部人士表示。數據顯示,中興CDMA手機在國內的市場占有率已經超過了MOTO和LG,位居國內第二。
“UT和中興華為在技術策略和發展思路上差異很大。中興華為更專注于成熟技術,突出成本優勢,當然他們的研發實力也很強。但UT則希望通過創新型技術占領市場。”水清木華分析師沈子信指出。
而UT手機終端終于從海外市場殺回國內,仍在業界意料之中。萬方咨詢研究總監付亮表示,UT的優勢表現在雙模技術處于領先地位和與運營商的良好關系上。“UT進入聯通定制的GSM和CDMA雙模手機市場,由于直接面向運營商銷售,以銷定產,實際利潤并不低。”
UT的轉型之痛
即便如此,業內普遍認為,UT最大的投入還是在IPTV上。在剛結束的上海電信IPTV項目招標中,UT斯達康負責為上海15個區局中的8個區局提供IPTV系統及增值業務。這也是UT斯達康繼中標日本Yahoo!BB、美國DSSI、廣東電信等項目后,又一次獲得IPTV設備市場大單。
“UT斯達康把轉型重點放在IPTV上,但目前行業管理體系使電信運營商及其通信設備提供商都面臨著巨大的政策風險。”賽迪顧問總監繹明宇說。更重要的是,盡管UT斯達康數次宣稱中標,但業內一直質疑,UT斯達康是依靠“免費”換取市場份額。
而事實上,UT斯達康的內部員工,也在為目前青黃不接的狀況憂慮。一位在UT工作多年的員工稱,公司前幾年業務急劇膨脹,但管理并沒有跟上,很多員工都流向了其他企業。
在張純看來,“新產品的拓展需要市場培育的長期過程,但資本市場更注重短期的表現。短期業績會影響投資者和客戶對我們的信心。”
“我們有6.85億美金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連續4個季度實現正向的運營現金流,預計明年上半年能實現收支平衡。”張純還提及知名投資銀行雷曼兄弟近日發布的報告,“報告中提到,由于在IPTV領域的技術優勢和中國市場的地位,UT斯達康會是最主要的受益者之一。”(
相關推薦
-
| 2002-05-31
-
-
| 2007-12-11
-
| 2002-06-22
-
| 2007-12-11
-
-
| 2009-07-06
-
| 2009-07-06
-
| 2009-07-06
-
-
| 2002-05-30
-
| 2007-12-11
-
-
| 2007-12-11
-
| 2002-05-21
-
| 2009-07-06
-
| 2009-07-06
-
| 2002-05-15
-
| 2007-12-03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