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SCDMA內“芯”的呼喚
——
作者:
時間:2005-12-09
來源:
很多業內人士都習慣把TD-SCDMA簡稱為TD,也許是因為TD所代表的技術含義正是這一標準的關鍵所在。動態的帶寬調整與時分雙工的特點,讓國內的TD-SCDMA芯片提供商們對這一標準的未來寄予厚望。
從8月份開始,筆者用Google的搜索引擎定制了主題為“TD-SCDMA外場測試”的e-letter,直到現在,筆者設定的投遞電子郵箱中每天依然能接收到數條關于這一主題的網上咨訊。事實上,業界對TD-SCDMA的組網能力一直給予著很大的關注,也曾有一些關于TD-SCDMA網絡終端與核心設備互通障礙的質疑。
參與今年外場測試的芯片廠商表示,國內兩地的試驗外場結果基本上確定了TD-SCDMA在技術上的優勢和單獨組網的能力,同時在IOT(互操作性測試)方面有很大的進步。而如果從商業化成熟度來說,除了基本功能得到解決之外,芯片和終端產品的穩定性和功耗降低方面還需要進一步的提升。另外,雖然在小規模網絡中經過了功能的測試,但是對于大規模的組網和商用,各方面廠商在經驗的積累上還顯得有些羽翼不夠豐滿,真正的成熟可能會在今年年底之前逐步達成。
同時也有國內芯片廠商對TD-SCDMA的IOT水平進步抱以更加樂觀的態度,理由就是普天、大唐、中興、鼎橋這四家主要的網絡設備廠商全在國內市場,便利的交流條件將十分有利于終端與核心設備之間互通水平的提升。
與TD-SCDMA從業人員交流時了解到,他們實際最希望的是這一標準能夠單獨組網。但是考慮到現有網絡資源和運營商業務的發展需要,雙模/多模方案或許是TD-SCDMA在現實意義上可以得到發展的最有效方式。在TD-SCDMA商用的初期,后向2G制式產品的多模兼容,比如GSM/TD-SCDMA終端將非常有利于TD-SCDMA市場的啟動和推廣:在TD-SCDMA覆蓋的熱點城市采用TD-SCDMA制式接入,客戶可享用先進的3G話音及數據多媒體業務;而在小城鎮或偏遠地區休假,以及在國外出差時,用戶仍可采用GSM制式無線接入,保持無縫的無線覆蓋。
其實不光是TD-SCDMA標準要考慮多模化發展,在3G進入成熟期以后,三大標準之間完全地相互多模兼容才是最為理想的模式。目前市場上WCDMA/CDMA2000 的雙模終端方案已經面世,同時,WCDMA/TD-SCDMA多模手機也被大家看好:一方面,TD-SCDMA 和WCDMA相互間的標準兼容性好,都是在3GPP標準化組織下面完成起草和定稿的,兩大標準可共用3G核心網,終端可采用相同的13 MHz 或26MHz 參考源時鐘等。采用WCDMA/TD-SCDMA雙模,將極大的彌補WCDMA系統信道容量以及分組不對稱數據業務傳輸效率不高等方面的不足。
不管是在技術上和運營經驗上還需要哪些提升,TD-SCDMA終究是3G標準之一,而且也已經開始參與到無線產業的舞臺之上,并有越來越多的人為這一國內自主標準添磚加瓦。在對國內主要的TD-SCDMA芯片進行采訪的過程中,筆者發現他們共同表示尚未考慮在平臺中集成WiMAX模塊,但筆者卻建議TD-SCDMA陣營的研發人員們對此給予更大的關注。如果TD-SCDMA陣營能夠搶在WCDMA和CDMA2000陣營之前實現與WiMAX的融合,相信這將能夠使其在未來激烈的無線業務競爭中獲得卓然而立的差異化優勢。
(摘自//www.ednchina.com)
相關推薦
-
-
| 2007-03-20
-
| 2009-07-06
-
| 2007-03-27
-
-
| 2009-07-06
-
| 2002-12-02
-
| 2002-11-26
-
| 2007-03-20
-
-
| 2007-03-20
-
-
-
-
| 2010-09-01
-
| 2009-07-06
-
| 2007-02-28
-
| 2002-11-23
-
| 2009-07-06
-
| 2002-10-28
-
| 2002-11-27






評論